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一、微课程学习备受关注 | 第8页 |
二、微课程发展仍有不足 | 第8-9页 |
三、交互理念的广泛应用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一、网络教学交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二、微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第四节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一、文献分析法 | 第12页 |
二、实例研究法 | 第12-13页 |
三、访谈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概述 | 第14-26页 |
第一节 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、分类及特点 | 第14-16页 |
一、网络教学交互的定义 | 第14页 |
二、网络教学交互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三、网络教学交互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微课程的定义、分类及特点 | 第16-17页 |
一、微课程的定义 | 第16页 |
二、微课程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三、微课程的特点 | 第17页 |
第三节 交互式微课程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一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交互式微课程 | 第17-18页 |
二、认知负荷理论与交互式微课程 | 第18-19页 |
三、教学交互层次塔模型与交互式微课程 | 第19页 |
四、混合学习与交互式微课程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交互式微课程设计原则 | 第20-22页 |
一、以灵活为前提 | 第21页 |
二、以学生为主体 | 第21页 |
三、以内容为核心 | 第21-22页 |
四、以交互为纽带 | 第22页 |
第五节 交互式微课程设计模式 | 第22-25页 |
一、前期分析 | 第23页 |
二、设计制作 | 第23-24页 |
三、应用评价 | 第24-25页 |
第六节 交互式微课程体系设计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设计 | 第26-38页 |
第一节 事实型知识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理论型知识 | 第28-31页 |
第三节 策略型知识 | 第31-33页 |
第四节 技能型知识 | 第33-35页 |
第五节 情意型知识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应用 | 第38-46页 |
第一节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应用模式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应用案例 | 第39-43页 |
一、策略型知识《验证性实验的解题分析》 | 第39-42页 |
二、情意型知识《花样硫酸铜》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应用访谈 | 第43-45页 |
第四节 交互式高中化学微课程访谈分析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总结 | 第46-48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果 | 第46页 |
第二节 研究不足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研究展望 | 第47-48页 |
附录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