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 选题的背景 | 第9-11页 |
(一) 基于社会政治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| 第9页 |
(二)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| 第9-10页 |
(三) 基于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色 | 第10-11页 |
二、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一、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(一) 人性和人性化 | 第14-15页 |
(二) 人性化教育 | 第15-16页 |
(三) 中学历史人性化教育 | 第16页 |
二、 人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(一) 心理学基础:人本主义心理学 | 第16-17页 |
(二) 教育学基础:教育与人的发展 | 第17-19页 |
(三)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: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| 第19-20页 |
三、 当前中学历史人性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0-25页 |
(一) 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3页 |
(二) 成因分析 | 第23-25页 |
四、 中学历史人性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| 第25-29页 |
(一) 主体性原则 | 第25-26页 |
(二) 全面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(三) 发展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(四) 情感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五、 中学历史人性化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 | 第29-40页 |
(一) 树立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| 第29-33页 |
(二) 制定人性化的教学目标 | 第33-34页 |
(三) 选择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| 第34-37页 |
(四) 开展人性化的课外活动 | 第37-38页 |
(五) 采用人性化的评价方式 | 第38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注释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