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农村教育贫困的产生机理探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7-9页
导论第9-16页
 一、田野调查与研究缘起第9-11页
 二、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第11-14页
  (一) 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三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(一) 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5-16页
第一章 教育贫困产生的社会宏观环境分析第16-20页
 一、教育体制中“显性”资源分配不均第16-18页
 二、教育体制中“隐性”资源分配不均第18-20页
第二章 教育贫困产生的村庄中观环境分析第20-24页
 一、村庄安逸的社会生存环境第20-22页
 二、村庄“轻教”的社会文化环境第22-24页
第三章 教育贫困产生的家庭微观环境分析第24-31页
 一、子女求学的心理第24-26页
  (一) 求学动力不足第24-25页
  (二) 外界诱惑因素强烈第25页
  (三) 集体辍学现象带动第25-26页
 二、满足家庭生计成本的最小化第26-28页
  (一) 成本的计算第26-27页
  (二) “理性”还是“非理性”第27-28页
 三、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第28-29页
  (一) 社会化的小农第28页
  (二) 家庭效益的最大化第28-29页
 四、小结:教育贫困分析模型第29-31页
第四章 改善孔家寨村教育贫困的政策启示第31-35页
 一、改革教育体制,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倾向于农村第31-32页
  (一) 完善县城高中的招录制度第31-32页
  (二) 定向补助,加大财政投入中农村教育投入的比重第32页
  (三) 完善农村乡镇学校教学体制,提高教学质量第32页
 二、培育良好的农村教育环境,形成重教爱学的教育氛围第32-33页
  (一) 形成良好的经济环境第33页
  (二) 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第33页
 三、改善家庭微观环境,形成利于学习的家庭氛围第33-35页
  (一) 提高家庭收入第33-34页
  (二) 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第34-35页
尾篇第35-37页
参考文献第37-39页
致谢第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师范生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能力提升研究
下一篇:电子双板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