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定位以及教材特点 | 第13-19页 |
·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定位 | 第13-16页 |
·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是精读课的辅助和补充 | 第13-14页 |
·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最直接载体之一 | 第14-15页 |
·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以培养学习者报刊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 | 第15-16页 |
·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编排的特点 | 第16-19页 |
·内容特点 | 第16页 |
·文体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语言特点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三部中级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对比 | 第19-31页 |
·编写体系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·全书框架设计的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单课独立框架设计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内容组成分析 | 第21-31页 |
·主课文 | 第21-24页 |
·知识填充量 | 第24-29页 |
·课堂习题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三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材编写建议 | 第31-37页 |
·教材的优点 | 第31-32页 |
·题材、体裁丰富多样 | 第31页 |
·信息含量丰富 | 第31-32页 |
·习题设计全面、针对性强 | 第32页 |
·精泛读有效结合 | 第32页 |
·教材的不足之处 | 第32-33页 |
·选文缺乏趣味性 | 第32-33页 |
·生词注释不全面 | 第33页 |
·练习“输入”不足 | 第33页 |
·教材编写的建议 | 第33-37页 |
·教材选题多样化,增强教材的趣味性 | 第34页 |
·选文遵循报道的周期性规律,缓解稳定性与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| 第34-35页 |
·改进教材生词、课后练习设计,增大“输入”量 | 第35-37页 |
第5章 总结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