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序言 | 第8页 |
一、 关于乔家大院 | 第8-9页 |
二、 赵季平简介 | 第9-10页 |
三、 赵季平创作的作品 | 第10-14页 |
(一) 影视配乐 | 第10-13页 |
(二) 其他作品 | 第13-14页 |
(三) 唱片 | 第14页 |
三、 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 | 第14-16页 |
四、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创作过程 | 第16-19页 |
五、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六、 关于交响组曲 | 第20页 |
七、 《乔家大院》交响组曲的选材 | 第20-21页 |
八、 《乔家大院》交响组曲创作特征分析 | 第21-40页 |
(一) 第一乐章序曲 | 第21-26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22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22-24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二) 第二乐章立志 | 第26-30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26-27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27-28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28-30页 |
(三) 第三乐章爱情 | 第30-33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30-31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31-32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32-33页 |
(四) 第四乐章商路 | 第33-35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33-34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34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34-35页 |
(五) 第五乐章炼狱 | 第35-38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35-36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36-37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37-38页 |
(六) 第六乐章远情 | 第38-40页 |
1、音乐情绪和段落发展分析 | 第39页 |
2、主题题材和旋律发展分析 | 第39页 |
3、和声进行和织体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九、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民族性 | 第40-46页 |
(一) 民族音乐元素的深度使用 | 第40-42页 |
(二) 民族旋律发展手法的创新和现代作曲技法的使用 | 第42-45页 |
1、三音组音型核心动机的贯穿发展 | 第42页 |
2、鱼咬尾 | 第42-43页 |
3、转调手法 | 第43-44页 |
4、多种和声手法的运用 | 第44-45页 |
5、曲式结构 | 第45页 |
(三) 民族乐器和人声的使用 | 第45-46页 |
十、 乔家大院交响组曲的艺术成就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