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自由抒写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 环境影响及个人追求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诗意镜像的审美表达 | 第17-30页 |
第一节 文学化人物语言的锤炼 | 第17-23页 |
一、 语言节奏与韵律的诗性特质 | 第18-20页 |
二、 语言色彩的抒情化 | 第20-23页 |
第二节 影像雕琢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音乐和音响的艺术运用 | 第24-27页 |
一、 音乐:民族化的表达 | 第25-26页 |
二、 音响:写意化的追求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 “李少红”式的意境审美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审美价值取向 | 第30-36页 |
第一节 真善美价值体系的理性建构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诗化悲剧的唯美追求 | 第32-35页 |
第三节 生命价值的追寻 | 第35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 | 第41-42页 |
后记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