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一、引言 | 第6-7页 |
| (一)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6页 |
| (二) 研究现状 | 第6-7页 |
| (三)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7页 |
| 二、蒙汉语语法对比与蒙古语的迁移作用 | 第7-18页 |
| (一) 对比蒙汉语语法的性质、特点 | 第7-10页 |
| 1、抽象性 | 第8-9页 |
| 2、稳固性 | 第9-10页 |
| 3、民族性 | 第10页 |
| (二) 对比蒙汉语语法的主要目的 | 第10-13页 |
| 1、来自母语(蒙古语)的偏误 | 第10-11页 |
| 2、来自目的语(汉语)本身的偏误 | 第11-13页 |
| (三) 蒙古语的迁移作用 | 第13-18页 |
| 1、正迁移作用 | 第14-15页 |
| 2、负迁移作用 | 第15-18页 |
| 三、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性质、特点 | 第18-23页 |
| (一) 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性质 | 第18-20页 |
| 1、实践性 | 第18-19页 |
| 2、综合、交叉性 | 第19-20页 |
| (二) 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的特点 | 第20-23页 |
| 1、相同点 | 第21页 |
| 2、不同点 | 第21-23页 |
| 四、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语法教学原则、方法及技巧 | 第23-31页 |
| (一) 教学原则 | 第24-28页 |
| 1、实践性原则 | 第24-25页 |
| 2、科学性原则 | 第25-27页 |
| 3、可操作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| (二) 教学方法及技巧 | 第28-31页 |
| 1、教学方法 | 第28-30页 |
| 2、教学技巧 | 第30-31页 |
| 结语 | 第31-3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2-34页 |
| 致谢 | 第34-3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35-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