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

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--对Z校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的个案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绪论第11-17页
 一、问题的缘起第11-12页
 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 (二) 研究的意义第11-12页
 二、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4页
 三、研究方案设计第14-17页
  (一) 研究目标第14-15页
  (二) 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(四) 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6-17页
第一章 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理论探究第17-28页
 一、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第17-20页
  (一) 因素分析法第17-18页
  (二) 结构分析法第18-19页
  (三) 动态结构分析法第19-20页
 二、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途径第20-26页
  (一) 课程体系内培养第21-23页
  (二) 课程体系外培养第23-26页
 三、论文写作与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第26-28页
第二章 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的形成第28-35页
 一、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产生动因第28-30页
  (一) 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现状的把握第28页
  (二) 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现状要求改革第28-29页
  (三) 基于对本科生科研潜质的分析与判断第29-30页
 二、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的方案解读第30-35页
  (一) 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内涵第30-32页
  (二) 设置“论文写作”课保证训练计划实施第32-33页
  (三) 科研训练呈“阶梯式”行进的循序渐进原则第33页
  (四) 科研训练计划的体系性和阶段性特征第33-35页
第三章 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现状调查第35-45页
 一、调查的设计与实施第35页
  (一) 访谈的设计与实施第35页
  (二) 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35页
 二、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第35-45页
  (一) 课程论文实施情况第35-37页
  (二) 学年论文实施情况第37-39页
  (三) 毕业论文实施情况第39-42页
  (四) 论文写作课实施情况第42-45页
第四章 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成效第45-62页
 一、提升了本科生基本的科研素养第45-56页
  (一) 科研意识第46-48页
  (二) 科研知识第48-52页
  (三) 科研能力第52-54页
  (四) 科研精神第54-56页
 二、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研究第56-58页
 三、有力地保障了毕业论文的写作第58-60页
 四、促进了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第60-62页
第五章 “三级论文”科研训练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62-79页
 一、存在问题第62-72页
  (一) “三级论文”中各级论文的层级性和连贯性体现不够第62-63页
  (二) 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的不均衡第63-66页
  (三) 学生对“三级论文”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第66-68页
  (四) 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存在一些问题第68-70页
  (五) 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70-72页
 二、原因分析第72-79页
  (一) 对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认识尚不统一第73-74页
  (二) 学生的科研意识、科研积极性有待进一步调动第74-75页
  (三) 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力度还需要加强第75-77页
  (四) 学院相关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第77-79页
第六章 改进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对策思考第79-90页
 一、充分认识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第79-82页
  (一) 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第79-80页
  (二) 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第80-81页
  (三) 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第81-82页
 二、学校层面应落实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举措第82-84页
  (一) 正确定位本科生教育目标,把科研素养培养纳入教学计划第82-83页
  (二) 营造浓厚的学生科研氛围,积极推进课外科研训练项目的设立第83页
  (三) 加强和完善科研管理机制,保证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第83-84页
 三、教学科研互动,营造探索性研究性教学氛围第84-87页
  (一) 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原则,激励学生的自主创造精神第84-85页
  (二) 开展互动式、对话式教学,促进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第85-86页
  (三) 推行研究性教学,体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结合第86-87页
 四、重视施教功能,切实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87-90页
  (一) 实施科研素养培养目标,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第87-88页
  (二)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,是切实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第88页
  (三) 充分领会参与学生科研实践的重要性,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4页
附录一: 调查问卷第94-103页
附录二: 访谈提纲第103-104页
后记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构建--以江苏省H学院为例
下一篇:改进多校区高校机关工作效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