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下动能射弹空泡形态及流体动力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0页 |
·课题的来源、研究的背景、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14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、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进展 | 第15-29页 |
·空化原理与超空泡概念 | 第15-19页 |
·超空泡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9-24页 |
·超空泡试验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4-29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 | 第30-44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控制方程 | 第30-38页 |
·基本控制方程 | 第30-31页 |
·湍流模型 | 第31-35页 |
·壁面函数 | 第35-36页 |
·空化模型 | 第36-38页 |
·控制方程的数值求解 | 第38-40页 |
·数值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39-40页 |
·计算收敛标准 | 第40页 |
·不同湍流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| 第40-43页 |
·空泡形态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| 第41-42页 |
·阻力特性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3章 基于自然空泡的水下射弹多相流动力特性研究 | 第44-80页 |
·引言 | 第44页 |
·圆柱体自然超空泡形态和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| 第44-56页 |
·空化数对圆柱体自然超空泡绕流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长细比对圆柱体自然超空泡绕流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锥角对圆柱体自然超空泡绕流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·局部结构对圆柱体自然超空泡减阻的影响 | 第52-56页 |
·水下射弹自然超空泡形态和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| 第56-71页 |
·计算模型和控制方程的求解 | 第56页 |
·超空泡发展过程对射弹阻力特性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射弹模型结构参数对自然超空泡减阻特性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·射弹攻角对水下射弹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 | 第64-68页 |
·超空泡水下射弹的受力及减阻特性分析 | 第68-71页 |
·水下射弹射程研究 | 第71-76页 |
·水下射弹阻力系数变化规律 | 第71-73页 |
·射弹的速度和射程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影响射弹射程的因素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自然超空泡射弹的试验研究 | 第76-78页 |
·相似准则 | 第76页 |
·试验模型及数据处理 | 第76-77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4章 基于通气空泡的水下射弹多相流动力特性研究 | 第80-92页 |
·引言 | 第80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数值模拟 | 第80-85页 |
·控制方程的求解 | 第80-81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空泡形态数值模拟结果 | 第81-82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通气率研究 | 第82-84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减阻特性数值模拟 | 第84-85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试验研究 | 第85-91页 |
·试验设备和模型 | 第85-87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空泡形态试验研究 | 第87-89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减阻试验研究 | 第89页 |
·通气超空泡射弹的阻力系数 | 第89-91页 |
·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5章 水下射弹关联运动流体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| 第92-110页 |
·引言 | 第92页 |
·射弹串列对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 | 第92-104页 |
·计算模型与数值求解 | 第92-93页 |
·串列双圆柱超空泡减阻特性研究 | 第93-98页 |
·串列三个圆柱体超空泡减阻研究 | 第98-100页 |
·射弹串列运行对发射频率的限制 | 第100-104页 |
·射弹并列对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 | 第104-109页 |
·计算模型与数值求解 | 第104-105页 |
·并列射弹流场数值模拟 | 第105-108页 |
·并列射弹的流体动力特性 | 第108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结论 | 第110-1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2-12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| 第122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