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注释表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1.1.1 航空发动机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1.2 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GasTurb在航空发动机性能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| 第19-34页 |
2.1 GasTurb简介 | 第19-21页 |
2.2 发动机控制规律概述 | 第21页 |
2.3 发动机使用限制 | 第21-23页 |
2.3.1 稳定工作要求限制 | 第21-22页 |
2.3.2 发动机强度限制 | 第22-23页 |
2.4 发动机的稳定工作状态 | 第23-24页 |
2.4.1 发动机稳定状态 | 第23-24页 |
2.4.2 影响发动机稳定性能的因素 | 第24页 |
2.5 发动机控制参数和被控参数 | 第24-25页 |
2.5.1 控制参数 | 第24页 |
2.5.2 被控参数 | 第24-25页 |
2.6 发动机稳态控制规律的选取 | 第25-26页 |
2.7 不同调节规律对几何不可调双轴涡喷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| 第26-33页 |
2.7.1 不同调节参数对发动机速度特性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2.7.2 不同调节参数对发动机高度特性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2.7.3 结果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稳态控制规律研究 | 第34-48页 |
3.1 不同调节参数对发动机速度特性的影响 | 第34-39页 |
3.2 不同调节参数对发动机高度特性的影响 | 第39-42页 |
3.3 不同控制参数对发动机温度特性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3.4 不同起飞高度对拐点温度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5 不同调节参数优缺点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总体性能设计分析 | 第48-55页 |
4.1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设计特点 | 第48-49页 |
4.2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主要设计参数的选择 | 第49-54页 |
4.2.1 设计点的选择 | 第49-50页 |
4.2.2 循环参数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4.2.3 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2.4 主要循环参数对推力、耗油率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流路设计 | 第55-69页 |
5.1 发动机流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| 第55页 |
5.2 高压涡轮通道设计 | 第55-60页 |
5.2.1 涡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| 第55页 |
5.2.2 涡轮设计依据 | 第55-56页 |
5.2.3 涡轮设计要求 | 第56-57页 |
5.2.4 涡轮流道设计的约束条件 | 第57页 |
5.2.5 涡轮平均切线速度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5.2.6 涡轮出口流道环面积的确定 | 第58-59页 |
5.2.7 高压转子转速的确定 | 第59页 |
5.2.8 涡轮出口内、外径的确定 | 第59-60页 |
5.3 高压压气机通道设计 | 第60-63页 |
5.3.1 压气机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| 第60页 |
5.3.2 压气机直径和通道的选择 | 第60-63页 |
5.3.3 压气机级数的确定 | 第63页 |
5.4 风扇通道设计 | 第63-65页 |
5.4.1 风扇进口面积 | 第63-64页 |
5.4.2 风扇进口内外径 | 第64页 |
5.4.3 风扇出口面积 | 第64-65页 |
5.4.4 风扇平均直径切线速度的确定 | 第65页 |
5.5 低压涡轮通道设计 | 第65-66页 |
5.5.1 低压涡轮转速的确定 | 第65-66页 |
5.5.2 低压涡轮出口流道环面积的确定 | 第66页 |
5.5.3 低压涡轮出口内外径及叶片长度的确定 | 第66页 |
5.6 气动流道设计结果评估 | 第66-68页 |
5.6.1 气动流道设计结果 | 第66-67页 |
5.6.2 气动流道设计结果评估 | 第67-68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总结 | 第69-70页 |
6.2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