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地理论文

人教版初、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第2章 研究综述第15-19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5页
    2.2 理论支撑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建构主义教学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结构主义教学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6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-19页
第3章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的现状调查第19-31页
    3.1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的现状调查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查内容第20页
    3.2 问卷调查的内容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师问卷内容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学生问卷内容分析第20页
    3.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0-31页
第4章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第31-41页
    4.1 地理课程理念衔接第31-33页
    4.2 地理课程目标衔接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知识与技能衔接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过程与方法的衔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衔接第35-36页
    4.3 地理课程内容衔接第36-37页
    4.4 地理教学方法衔接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采用多种方法,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调查学生实际,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38页
    4.5 地理学习方式衔接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学生学习态度方面的衔接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衔接第38-39页
    4.6 地理教学评价衔接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注意教学评价方面的衔接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组织广大教师做好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、教材的培训工作第40-41页
第5章 案例分析第41-48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8-5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第49页
    6.2 不足之处第49-50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1第54-57页
附录2第57-60页
附录3第60-63页
附录4第63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地理成因类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应用研究
下一篇:基于典型素材的《区域可持续发展》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