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·问题的缘起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核心概念阐述 | 第16-18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 | 第16-18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 | 第18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第2章 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| 第20-33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4页 |
| ·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| 第20-22页 |
| ·实践—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| 第22-23页 |
| ·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| 第23-24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策略 | 第24-27页 |
| ·工作坊 | 第25页 |
| ·研究小组 | 第25-26页 |
| ·沉浸活动 | 第26页 |
| ·行动研究 | 第26-27页 |
| ·辅导和指导 | 第27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移 | 第27-33页 |
| ·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| 第27-29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移 | 第29-31页 |
| ·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的萌生 | 第31-33页 |
| 第3章 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 | 第33-46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的理论依据 | 第33-35页 |
| ·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 | 第33页 |
| 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33-34页 |
| ·新的教师知识观对实践知识的强调 | 第34页 |
| ·系统教育观与合作的理论 | 第34-35页 |
| ·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的全面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| 第35-41页 |
| ·产生与发展 | 第36-37页 |
| ·运作的模式与过程 | 第37-38页 |
| ·具体实施举措 | 第38-39页 |
| ·实施的成效 | 第39-41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 | 第41-46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| 第41-43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| 第43-46页 |
| 第4章 我国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的设计 | 第46-63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设计的前期准备 | 第46-48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设计的具体步骤 | 第48-55页 |
| ·建立起全面合作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| ·确定合作探究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| ·确定小组构成 | 第52-53页 |
| ·制定探究方案与计划 | 第53-54页 |
| ·实施方案,深化探讨 | 第54页 |
| ·反思与评价 | 第54-55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设计的成果评价 | 第55-59页 |
| ·成员的反应 | 第57页 |
| ·成员的学习 | 第57页 |
| ·组织支持和变化 | 第57-58页 |
| ·成员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应用 | 第58页 |
| ·学生学习的成果 | 第58-59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深究学习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外部支撑 | 第59-63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 | 第59-61页 |
| ·全面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设计的外部支撑 | 第61-63页 |
| 结语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(附)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