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抄本在初中名著阅读中运用的策略研究--以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8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1-14页 |
三、研究的内容、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统编教材名著阅读概述 | 第15-25页 |
第一节 统编教材名著编排的特点 | 第15-18页 |
一、内容配合课文 | 第16-17页 |
二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和喜好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统编教材名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| 第18-22页 |
一、加深教材选文主题的理解 | 第18-20页 |
二、实践教材对读书方法的指导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统编教材对名著阅读的要求 | 第22-25页 |
一、读整本书 | 第22-23页 |
二、有方法地读书 | 第23页 |
三、读出自己的理解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初中阅读摘抄本的价值、功能和发展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阅读摘抄本的意义及价值 | 第25-27页 |
一、阅读摘抄本减轻记忆负担 | 第26页 |
二、阅读摘抄本帮助理解作品 | 第26页 |
三、阅读摘抄本丰富语言积累 | 第26-27页 |
四、阅读摘抄本发展思维能力 | 第27页 |
第二节 阅读摘抄本的多重功能 | 第27-29页 |
一、阅读摘抄本帮助学生练字 | 第27-28页 |
二、阅读摘抄本为学生交流学习助力 | 第28-29页 |
三、阅读摘抄本便于教师了解学生 | 第29页 |
第三节 阅读摘抄本的形式 | 第29-31页 |
一、读书卡片 | 第29页 |
二、读后感 | 第29-30页 |
三、读书笔记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阅读摘抄本使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调查的统计和分析 | 第33-35页 |
一、记录无指导 | 第33-34页 |
二、使用无计划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调查问题的归因 | 第35-37页 |
一、教师重视不够 | 第35页 |
二、过于看重记录的美观程度 | 第35-36页 |
三、用法随性,未形成定式 | 第36页 |
四、用法较为单一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阅读摘抄本使用的指导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阅读摘抄本使用规范指导 | 第37-40页 |
一、统一阅读摘抄本式样 | 第38页 |
二、注重阅读摘抄的格式与内容 | 第38-39页 |
三、完善阅读摘抄本的使用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阅读摘抄本记录内容指导 | 第40-45页 |
一、摘录具有赏析价值的优美语段 | 第40-42页 |
二、摘录帮助故事情节记忆的语段 | 第42页 |
三、摘录触动人心的语段 | 第42-43页 |
四、摘录暂时理解不了的地方 | 第43页 |
五、摘录阅读课活动要点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阅读摘抄本的使用活动与评价 | 第45-59页 |
第一节 阅读摘抄本在阅读课上的使用活动与评价 | 第45-54页 |
一、导读推进课 | 第45-49页 |
二、自主阅读课 | 第49-50页 |
三、读后分享交流课 | 第50-54页 |
第二节 围绕阅读摘抄本其他教学活动 | 第54-59页 |
一、课前三分钟 | 第54-56页 |
二、阅读沙龙 | 第56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