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研究--基于增设地理识图专题课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前言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2 地理识图专题课理论基础 | 第15-20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2.1.1 地图素养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2.1.2 地理识图专题课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7页 |
2.2 基础理论 | 第17-20页 |
2.2.1 教育学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教育心理学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2.3 地理教育学理论 | 第19页 |
2.2.4 地图学理论 | 第19-20页 |
3 增设地理识图专题课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0-24页 |
3.1 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趋势 | 第20-21页 |
3.1.1 时代背景 | 第20页 |
3.1.2 课程改革趋势 | 第20-21页 |
3.2 优化中学地图教学设计 | 第21-22页 |
3.2.1 目前中学地图教学存在弊端 | 第21页 |
3.2.2 地理识图专题课自身优势 | 第21-22页 |
3.3 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地图素养 | 第22-23页 |
3.3.1 地理识图专题课培养目标的明确性 | 第22页 |
3.3.2 地理识图专题课自身的特点 | 第22-23页 |
3.4 学生对于增设地理识图专题课的需求 | 第23-24页 |
4 中学生地图素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| 第24-32页 |
4.1 中学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现状 | 第24-26页 |
4.1.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4.1.2 调查问卷、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 | 第24-26页 |
4.2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2页 |
4.2.1 初中生地图素养水平的现状分析 | 第26-32页 |
4.2.2 初中生地图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| 第32页 |
5 中学地理识图专题课的构建 | 第32-49页 |
5.1 中学地理识图专题课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32-35页 |
5.1.1 从学生的地图素养现状出发的原则 | 第33页 |
5.1.2 教学活动设计以地图问题探究为主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5.1.3 兼顾地图素养各方面原则 | 第34页 |
5.1.4 将地图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5.2 中学地理识图专题课的教学目标 | 第35-38页 |
5.2.1 确定教学目标的影响因素 | 第35-36页 |
5.2.2 地理识图专题课的教学目标 | 第36-38页 |
5.3 中学地理识图专题课的内容设计 | 第38-43页 |
5.3.1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| 第38-41页 |
5.3.2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 | 第41-43页 |
5.4 地理识图专题课案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| 第43-49页 |
5.4.1 地理识图专题课案例实施 | 第43-48页 |
5.4.2 效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6 基本结论及展望 | 第49-52页 |
6.1 基本结论 | 第49-50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50-52页 |
6.2.1 研究不足 | 第50页 |
6.2.2 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资料 | 第52-53页 |
附录 | 第53-62页 |
1 问卷 | 第53-54页 |
2 测试卷 | 第54-56页 |
3 专题课教学设计 | 第56-62页 |
[第1课时] | 第56-57页 |
[第2课时] | 第57-58页 |
[第3课时] | 第58-60页 |
[第4课时]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