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1 国外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国内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.1 新课程改革为开发生活化的地理课程资源提供了要求和契机 | 第8-9页 |
1.1.2.2 当前中学地理课堂资源实施现状 | 第9页 |
1.2 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1.2.1 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1.2.1.1 课程资源 | 第9-10页 |
1.2.1.2 地理课程资源 | 第10页 |
1.2.1.3 生活化地理的课程资源 | 第10-11页 |
1.2.2 开发主体 | 第11页 |
1.3 有关生活化的地理课程资源研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12-13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1.5.2 调査法 | 第13页 |
1.5.3 数据分析法 | 第13-14页 |
2 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2.1 斯宾塞的“教育预备说” | 第14页 |
2.2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 | 第14-15页 |
3 中学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| 第15-26页 |
3.1 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实施 | 第16-17页 |
3.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7-23页 |
3.2.1 问卷调查分析(教师版) | 第17-22页 |
3.2.2 问卷调查分析(学生版) | 第22-23页 |
3.3 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4页 |
3.3.1 存在的问题(教师方面) | 第23-24页 |
3.3.2 存在的问题(学生方面) | 第24页 |
3.4 制约因素 | 第24-26页 |
3.4.1 制约因素(教师) | 第24-25页 |
3.4.2 制约因素(学生) | 第25-26页 |
4 开发策略 | 第26-33页 |
4.1 大力开发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| 第26-28页 |
4.1.1 教师主体 | 第26-27页 |
4.1.2 学生主体 | 第27-28页 |
4.2 优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操作过程 | 第28-31页 |
4.2.1 遵循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,规范师生开发行为 | 第28-29页 |
4.2.2 采用多种课程资源开发手段,保证课程资源的开发品质 | 第29-30页 |
4.2.3 运用多种开发模式,提高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| 第30-31页 |
4.2.4 明确开发步骤 | 第31页 |
4.3 完善开发保障措施 | 第31-33页 |
4.3.1 建立激励机制,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开发积极性 | 第31页 |
4.3.2 增强交流,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 | 第31-32页 |
4.3.3 保障开发生活化课程资源的资金来源,为资源的开发建立物质基础 | 第32-33页 |
5 开发尝试 | 第33-37页 |
5.1 开发对象的选择 | 第33页 |
5.2 开发实例 | 第33-37页 |
5.2.1 开发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课程资源 | 第34-35页 |
5.2.2 以师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互动过程 | 第35-36页 |
5.2.3 完善生活化课程资源的保障措施 | 第36-37页 |
6 结论和展望 | 第37-39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3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37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附录 1 | 第41-43页 |
附录 2 | 第43-45页 |
附图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