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研修策略的实践研究--以溧阳市地理E团队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7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7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4-20页 |
2.1 主要概念 | 第14-16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2.2.1 群体动力学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2.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7页 |
2.2.3 终身学习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4 学习型组织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区域教师研修现状、问题及成因 | 第20-34页 |
3.1 区域教师研修现状 | 第20-29页 |
3.1.1 调查工具 | 第20页 |
3.1.2 调查对象 | 第20页 |
3.1.3 调查结果 | 第20-29页 |
3.2 区域教师研修问题 | 第29-31页 |
3.2.1 研修意识淡薄,发展动力不足 | 第29-30页 |
3.2.2 研修供需矛盾,教师需求困难 | 第30页 |
3.2.3 专业引领不强,研修实效欠佳 | 第30-31页 |
3.2.4 学校重视不够,保障有待加强 | 第31页 |
3.3 研修问题成因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1 研修氛围尚未形成,研修认识不强 | 第31-32页 |
3.3.2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,管理能力不高 | 第32页 |
3.3.3 团队执行力度不够,做事恒心不够 | 第32页 |
3.3.4 专业化发展意识低,行为偏于保守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| 第34-73页 |
4.1 研修目标和研修平台 | 第34-35页 |
4.1.1 研修目标 | 第34页 |
4.1.2 研修平台 | 第34-35页 |
4.2 研修方式和研修内容 | 第35-47页 |
4.2.1 研修方式 | 第35-36页 |
4.2.2 研修内容 | 第36-47页 |
4.3 研修保障与评价机制 | 第47-52页 |
4.3.1 保障机制 | 第47-48页 |
4.3.2 评价机制 | 第48-52页 |
4.4 研修成果与实践案例 | 第52-73页 |
4.4.1 研修成果 | 第52-54页 |
4.4.2 实践案例 | 第54-73页 |
第5章 结论与反思 | 第73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