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1912-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8-11页
引言第11-15页
第一章 引进阶段: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15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其特点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第20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民国初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材的编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教学第23-25页
第二章 初步成型: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25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学制的确立第26页
    第二节 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及其教育思想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常乃德生平及教育思想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徐则陵生平及教育思想第29-31页
    第三节 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其特点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第33-37页
    第四节 1923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第37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适应课标编写的教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课堂教学的变化第40-45页
第三章 基本定型: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第45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制订的背景第45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及其教育思想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及其教育思想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及其教育思想第52-55页
    第三节 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其特点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第58-63页
    第四节 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第63-7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第66-70页
第四章 1912年——1929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当代的启示第70-76页
    一、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化的倾向,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第71-72页
    二、历史课程标准应把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,密切与社会的联系,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第72-73页
    三、历史课程标准应该注重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,培养学生的兴趣第73-74页
    四、历史课程标准应该从基层出发,考虑其执行效力第74-75页
    五、历史课程标准要有权威性,但又不能“专制”第75-76页
结语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