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. 导言 | 第11-23页 |
1.1 论文选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人文精神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7页 |
1.2.1 人文精神的内涵 | 第13-15页 |
1.2.2 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德育的关系 | 第15页 |
1.2.3 人文精神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.4 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 | 第16-17页 |
1.3 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3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3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1.4 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. 人文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9页 |
2.1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 情感教育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4 主体性教育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5 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| 第27-29页 |
3. 初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分析 | 第29-40页 |
3.1 学生地理观问卷调查 | 第29-37页 |
3.1.1 爱国主义情操 | 第29-30页 |
3.1.2 公民意识 | 第30-32页 |
3.1.3 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观 | 第32-34页 |
3.1.4 人口观 | 第34-36页 |
3.1.5 全球意识 | 第36-37页 |
3.2 教师访谈调查 | 第37-40页 |
4.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| 第40-44页 |
4.1 地理学科的特点为人文精神培养提供了可能 | 第40页 |
4.2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| 第40-41页 |
4.3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内容 | 第41-44页 |
4.3.1 人与自然的关系 | 第42-43页 |
4.3.2 人与社会的关系 | 第43-44页 |
5. 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| 第44-57页 |
5.1 基本原则 | 第44-46页 |
5.1.1 以人为本的原则 | 第44页 |
5.1.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5.1.3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5.2 途径与方法 | 第46-57页 |
5.2.1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 | 第46-49页 |
5.2.2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 | 第49-50页 |
5.2.3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 | 第50-51页 |
5.2.4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| 第51-52页 |
5.2.5 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| 第52-54页 |
5.2.6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| 第54-57页 |
6. 不足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1 不足 | 第57页 |
6.2 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附录1 | 第61-63页 |
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| 第63-64页 |
附录3 教案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