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于任务的初中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适应初中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需求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第12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总结分析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设计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实践意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理论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1.5 微课程平台创新点第20-22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第22-34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微课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新课程标准第27-28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自主学习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育理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发展性评价理论第33-34页
第三章 基于任务的初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构建第34-46页
    3.1 初中微课程教学目标确立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初中微课程内容分析第36页
    3.3 学习者分析和教学环境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学习者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微课程实施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第37-38页
    3.4 教学策略设计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教学活动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教学和学习过程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教师的职责与学生的任务第41-42页
    3.5 开发微课程教学材料第42-45页
    3.6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第45-46页
第四章 基于任务的初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应用第46-54页
    4.1 应用对象第46页
    4.2 应用过程第46-49页
    4.3 应用效果分析第49-5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5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第58-62页
    附录A 基于任务的中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第58-60页
    附录B 基于任务的中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效果的访谈问题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品德教材中利他内容的研究--以人教版与山人版为例
下一篇:《视觉文化与媒体素养》课程微课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