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| 第11页 |
1.1.2 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| 第11-12页 |
1.1.3 适应初中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需求 | 第12页 |
1.1.4 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| 第12页 |
1.2 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2.3 总结分析 | 第16页 |
1.3 研究设计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8页 |
1.3.4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4.1 实践意义 | 第19页 |
1.4.2 理论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5 微课程平台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 | 第22-34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2-28页 |
2.1.1 微课程 | 第22-24页 |
2.1.2 基于任务的教学模式 | 第24-26页 |
2.1.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| 第26-27页 |
2.1.4 新课程标准 | 第27-28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8-34页 |
2.2.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9页 |
2.2.3 自主学习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2.4 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育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2.5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| 第31页 |
2.2.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31-33页 |
2.2.7 发展性评价理论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基于任务的初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| 第34-46页 |
3.1 初中微课程教学目标确立 | 第35-36页 |
3.2 初中微课程内容分析 | 第36页 |
3.3 学习者分析和教学环境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1 学习者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2 微课程实施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| 第37-38页 |
3.4 教学策略设计 | 第38-42页 |
3.4.1 教学活动设计 | 第38-40页 |
3.4.2 教学和学习过程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4.3 教师的职责与学生的任务 | 第41-42页 |
3.5 开发微课程教学材料 | 第42-45页 |
3.6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任务的初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应用 | 第46-54页 |
4.1 应用对象 | 第46页 |
4.2 应用过程 | 第46-49页 |
4.3 应用效果分析 | 第49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5.1 总结 | 第54页 |
5.2 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2页 |
附录A 基于任务的中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 | 第58-60页 |
附录B 基于任务的中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效果的访谈问题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