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量词“颗”、“粒”、“枚”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1. 绪论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和手段第12页
2 "颗"、"粒"、"枚"的历时演变与比较第12-29页
   ·"颗"、"粒"、"枚"在各个时期的总体发展趋势第12-13页
   ·"颗"的历时演变第13-20页
   ·"粒"的历时演变第20-23页
   ·"枚"的历时演变第23-27页
   ·"颗"、"粒"、"枚"的历时比较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作为量词出现的时间不同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作为量词的发展轨迹不同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作为量词称量的范围不同第29页
3 "颗"、"粒"、"枚"的共时比较第29-41页
   ·语义第29-34页
     ·语义上的相同点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语义上的不同点第30-34页
   ·语法特征第34-38页
     ·组合能力不同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句法功能相同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词法特征相同第36-38页
   ·语义色彩第38-41页
     ·形象色彩不同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情态色彩不同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格调色彩不同第40-41页
4 "颗"、"粒"、"枚"的对外汉语教学第41-45页
   ·"颗"、"粒"、"枚"的教学现状第41-42页
   ·"颗"、"粒"、"枚"的辨析第42-43页
   ·区别量词"颗"、"粒"、"枚"的方法和步骤第43-45页
5 结语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9页
附录第49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个人简历第54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文化透视谈判风格--中美谈判风格比较
下一篇: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