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基础尼泊尔留学生的声母教学设计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| 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9页 |
| 二、研究的目的 | 第9-10页 |
| 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一、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| 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一、对比研究法 | 第13页 |
| 二、文献研究法 | 第13页 |
| 三、归纳法 | 第13页 |
| 四、实践法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尼泊尔留学生声母的偏误分析 | 第14-19页 |
| 第一节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| 第二节 尼泊尔语辅音系统 | 第14-15页 |
| 第三节 尼泊尔留学生习得声母的偏误类型 | 第15-17页 |
| 一、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偏误 | 第15页 |
| 二、舌尖前音、舌尖后音、舌面音的偏误 | 第15-16页 |
| 三、唇齿音和双唇音的偏误 | 第16-17页 |
| 四、舌根清擦音的弱化或脱落 | 第17页 |
| 五、舌尖后浊擦音r[? ]的偏误 | 第17页 |
| 第四节 声母偏误产生的原因 | 第17-19页 |
| 一、母语负迁移 | 第17页 |
| 二、目的语负迁移 | 第17-18页 |
| 三、英语的负迁移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声母教学设计方案 | 第19-34页 |
| 第一节 教学设计原则 | 第19-20页 |
| 一、以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| 第19页 |
| 二、精讲多练的原则 | 第19-20页 |
| 三、巩固性原则 | 第20页 |
| 四、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| 第20页 |
| 第二节 教学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一、夸张法 | 第20-21页 |
| 二、展示法 | 第21页 |
| 三、教具演示法 | 第21页 |
| 四、模仿法 | 第21页 |
| 五、启发法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节 有关声母偏误的教学策略 | 第22-23页 |
| 一、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策略 | 第22页 |
| 二、舌尖前、舌尖后、舌面音的教学策略 | 第22页 |
| 三、唇齿音和双唇音的教学策略 | 第22-23页 |
| 四、舌根清擦音的教学策略 | 第23页 |
| 第四节 声母案例教学 | 第23-31页 |
| 一、b,p,m,f,d,t,n,l的教学 | 第23-26页 |
| 二、g,k,h,j,q,x的教学 | 第26-29页 |
| 三、zh,ch,sh,r,z,c,s的教学 | 第29-31页 |
| 第五节 教学反思 | 第31-34页 |
| 一、完整语音能力的培养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的相互结合 | 第32页 |
| 三、及时巩固强化 | 第32-33页 |
| 四、避免单调的教学手段 | 第33-34页 |
| 第四章 结语 | 第34-3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后记 | 第37-38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