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研究概况 | 第8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、理论 | 第8-9页 |
1.1.2 概念场与语义场的区别 | 第9-11页 |
1.1.3 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2.1 “上古汉语”的界定 | 第15页 |
1.2.2 “停止”概念域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、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4 上古汉语分期及语料选取 | 第18-20页 |
1.4.1 上古汉语分期 | 第18页 |
1.4.2 语料选取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上古不同阶段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使用考察 | 第20-66页 |
2.1 殷商、西周阶段“停止”概念域成员考察 | 第20-31页 |
2.2 春秋时期“停止”概念域成员考察 | 第31-43页 |
2.3 战国时期“停止”概念域成员考察 | 第43-56页 |
2.4 秦、西汉时期“停止”概念域成员考察 | 第56-66页 |
第三章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的演变分析 | 第66-82页 |
3.1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的历时演变 | 第66-74页 |
3.1.1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不同阶段的变化 | 第66-67页 |
3.1.2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新词、新义的形成 | 第67-74页 |
3.2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演变特点和原因 | 第74-82页 |
3.2.1 上古汉语停止”概念域词语演变特点 | 第74-78页 |
3.2.2 上古汉语“停止”概念域词语演变原因 | 第78-82页 |
结语 | 第82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