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语言的语用分析--以2016年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6页 |
1.1 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| 第9页 |
1.3 研究范围 | 第9页 |
1.4 语料来源和数据来源 | 第9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1.6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6.1 语用学的相关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6.2 外交语言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6.3 语用策略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7 理论基础 | 第13-16页 |
1.7.1 言语行为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7.2 合作原则 | 第14页 |
1.7.3 礼貌原则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提问分析 | 第16-28页 |
2.1 问式型提问 | 第16-21页 |
2.1.1 “是否”问 | 第16-18页 |
2.1.2 “能否”问 | 第18-19页 |
2.1.3 “回应”问 | 第19页 |
2.1.4 “评论”问 | 第19-21页 |
2.2 内容型提问 | 第21-25页 |
2.2.1 观点、立场、态度性提问 | 第21-23页 |
2.2.2 事务性提问 | 第23-25页 |
2.2.3 一般性提问 | 第25页 |
2.3 总结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的应答分析 | 第28-40页 |
3.1 直接应答 | 第29-32页 |
3.1.1 积极直接应答 | 第29-31页 |
3.1.2 消极直接应答 | 第31-32页 |
3.2 间接应答 | 第32-36页 |
3.2.1 答非所问 | 第32-34页 |
3.2.2 避而不答 | 第34-36页 |
3.3 总结 | 第36-40页 |
第4章 外交语言的语用分析 | 第40-58页 |
4.1 策略分析 | 第41-51页 |
4.1.1 合作原则 | 第41-44页 |
4.1.2 礼貌原则 | 第44-48页 |
4.1.3 模糊性(模糊策略) | 第48-51页 |
4.2 语境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2.1 角色 | 第51-53页 |
4.2.2 场合 | 第53-54页 |
4.2.3 身份 | 第54-55页 |
4.3 总结 | 第55-58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58-60页 |
5.1 全文主要内容及观点 | 第58-59页 |
5.2 本研究的局限及不足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