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主要符号对照表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海洋贝类肽研究进展 | 第11-17页 |
1.1.1 海洋贝类肽制备 | 第11-13页 |
1.1.2 海洋贝类肽活性分析 | 第13-15页 |
1.1.3 多肽结构鉴定 | 第15-16页 |
1.1.4 海洋贝类肽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展望 | 第16-17页 |
1.2 菲律宾蛤仔及其提取物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2.1 菲律宾蛤仔简介 | 第17页 |
1.2.2 食用价值 | 第17页 |
1.2.3 药用价值 | 第17页 |
1.2.4 产品形式 | 第17-18页 |
1.2.5 功能活性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1 研究意义 | 第20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菲律宾蛤仔抗肿瘤多肽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1-33页 |
2.1 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1-23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1-22页 |
2.1.2 试验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2.1 菲律宾蛤仔基本成分及氨基态氮(ANN)含量测定 | 第23页 |
2.2.2 菲律宾蛤仔抗肿瘤多肽的提取 | 第23-24页 |
2.2.3 细胞试验 | 第24-25页 |
2.2.4 数据处理 | 第25-26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1页 |
2.3.1 菲律宾蛤仔基本成分分析 | 第26页 |
2.3.2 最佳蛋白酶的筛选 | 第26-27页 |
2.3.3 胃蛋白酶单因素试验 | 第27-30页 |
2.3.4 正交试验 | 第30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菲律宾蛤仔抗肿瘤多肽的分离纯化 | 第33-47页 |
3.1 试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3-34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33页 |
3.1.2 试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34-39页 |
3.2.1 菲律宾蛤仔酶解产物(RH)的制备 | 第34页 |
3.2.2 超滤法分离RH | 第34-36页 |
3.2.3 高活性超滤组分分子量分布分析 | 第36页 |
3.2.4 SP Sephadex C-25 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 | 第36-38页 |
3.2.5 Sephadex G-25 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 | 第38-3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9-45页 |
3.3.1 超滤 | 第39页 |
3.3.2 对高活性MWCOⅢ的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3.3 SP Sephadex C-25 离子交换层析 | 第40-42页 |
3.3.4 Sephadex G-25 凝胶过滤层析 | 第42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菲律宾蛤仔多肽MWCOⅢ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| 第47-59页 |
4.1 材料与仪器 | 第47-49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1.2 试验仪器 | 第48-49页 |
4.2 方法 | 第49-52页 |
4.2.1 建立A549荷瘤小鼠模型 | 第49页 |
4.2.2 分组及给药 | 第49页 |
4.2.3 检测指标 | 第49-51页 |
4.2.4 数据统计 | 第51-5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8页 |
4.3.1 试验期间各种A549荷瘤小鼠的饮食情况和精神状况 | 第52页 |
4.3.2 试验期间各组A549荷瘤小鼠体重变化 | 第52-53页 |
4.3.3 各组A549荷瘤小鼠瘤体体积、重量的变化以及抑瘤率 | 第53-54页 |
4.3.4 对A549荷瘤小鼠脾脏与胸腺指数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3.5 各组A549荷瘤小鼠瘤体组织的HE染色结果 | 第55-56页 |
4.3.6 对A549荷瘤小鼠VEGF、CD31、BCL-2 与BAX表达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4.3.7 对A549荷瘤小鼠血清中IL-2 与IFN-?分泌水平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结论 | 第59-60页 |
5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