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1.2.1 物流运输的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网络协同运输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2-14页 |
| 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| 2 网络协同运输的应用模型框架研究 | 第14-29页 |
| 2.1 网络协同运输的概念及其发展 | 第14-16页 |
| 2.2 网络协同运输的应用现状 | 第16-22页 |
| 2.2.1 网络协同运输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| 2.2.2 网络协同运输的要求 | 第17-18页 |
| 2.2.3 网络协同运输的目标 | 第18-20页 |
| 2.2.4 网络协同运输的优缺点 | 第20-22页 |
| 2.3 网络协同运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页 |
| 2.4 网络协同运输应用模型框架的提出 | 第22-28页 |
| 2.4.1 网络协同运输应用模型的规划 | 第22-24页 |
| 2.4.2 网络协同运输应用模型框架 | 第24-25页 |
| 2.4.3 网络协同运输应用模型的条件要求 | 第25-28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| 3 腹地网络协同运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29-37页 |
| 3.1 网络协同运输的利益相关者识别 | 第29-30页 |
| 3.2 网络协同运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3.3 网络协同运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 | 第34-36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4 腹地网络协同运输的路径选择研究 | 第37-43页 |
| 4.1 网络协同运输的合理路径特征描述 | 第37页 |
| 4.2 网络协同运输路径的模型构建 | 第37-41页 |
| 4.2.1 问题描述与符号定义 | 第38-40页 |
| 4.2.2 网络协同运输路径选择模型 | 第40-41页 |
| 4.3 考虑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运输路径选择模型 | 第41-42页 |
| 4.3.1 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运输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权重计算 | 第41-42页 |
| 4.3.2 根据利益相关者的运输成本和碳排放成本权重的优化模型 | 第42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5 欧洲门户服务公司的模型应用及效果 | 第43-52页 |
| 5.1 应用背景 | 第43页 |
| 5.2 网络协同运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43-47页 |
| 5.2.1 网络协同运输利益相关者识别 | 第43页 |
| 5.2.2 网络协同运输利益相关者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5.2.3 网络协同运输利益相关者管理 | 第46-47页 |
| 5.3 应用网络协同运输路径选择及分析 | 第47-52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6.1 研究总结 | 第52页 |
| 6.2 研究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| 附录 | 第58页 |
| A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