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英韩母语者留学生汉语四类对象格状语的习得情况考察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0.1 选题依据第12-13页
    0.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对象格的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对象格状语的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0.3 相关术语界定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对象格的界定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对象格状语的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0.4 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第20-23页
第一章 汉语对象格状语与英韩语言的对照第23-42页
    1.1 汉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、位置及格标记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汉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汉语对象格状语的位置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汉语对象格状语的主要格标第25-28页
    1.2 英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、位置及格标记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英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英语对象格状语的位置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英语对象格状语的主要格标第32-33页
    1.3 韩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、位置及格标记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韩语对象格状语的构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韩语对象格状语的位置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韩语对象格状语的主要格标第37-40页
    1.4 对比与小结第40-42页
第二章 英韩母语者习得汉语对象格状语的难度预测及相关问卷设计第42-63页
    2.1 母语差异程度对习得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2.2 英韩母语者习得汉语对象格状语的难度预测第43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对象格状语的难度预测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对象格状语的难度预测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对比与小结第59-60页
    2.3 基于难点预测的问卷调查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调查问卷的对象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与内容第60-63页
第三章 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63-80页
    3.1 问卷结果的总体描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问卷结果的信度测试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留学生四类对象格状语的总体习得情况第63-64页
    3.2 影响留学生习得汉语对象格状语因素的组别间对比考察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母语组学习者习得情况的组别间对比考察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性别组学习者习得情况的组别间对比考察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汉语水平组学习者习得情况的组别间对比考察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对比与小结第72页
    3.3 英韩母语者习得四类对象格状语的偏误分布情况考察第72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英语母语者习得四类对象格状语的偏误分布情况考察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韩语母语者习得四类对象格状语的偏误分布情况考察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比与小结第78-80页
结论与余论第80-83页
    一、结论第80-81页
    二、余论第81页
    三、相关教学建议第81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6页
附录第86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组织变革中中层管理者信息传递角色胜任力模型研究--以T公司为例
下一篇:Z融资租赁公司对第四方物流平台投资的可行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