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引言 | 第7-12页 |
一、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页 |
四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及其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| 第12-19页 |
第一节 “最近发展区”基本内涵及其不同解读 | 第12-14页 |
一、“最近发展区”基本内涵 | 第12-13页 |
二、对“最近发展区”的解读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| 第14-19页 |
一、课程标准的要求 | 第14-16页 |
二、高效教学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三、教育对象的需要 | 第17页 |
四、教育目的的需要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19-33页 |
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现状的调查分析 | 第19-25页 |
一、调查设计 | 第19-20页 |
二、调查结果分析 | 第20-25页 |
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存在不足的原因 | 第25-33页 |
一、从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分析 | 第25-27页 |
二、从学生观方面分析 | 第27-29页 |
三、从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本身分析 | 第29-31页 |
四、从其他方面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的策略 | 第33-44页 |
第一节 多种渠道确定“最近发展区” | 第33-36页 |
一、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| 第33-35页 |
二、预估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 | 第35-36页 |
三、确定“最近发展区” | 第36页 |
第二节 多种途径运用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 | 第36-44页 |
一、关注个体差异,实行分层教学 | 第36-37页 |
二、整合课程资源,实行拓展教学 | 第37-42页 |
三、改善评价方式,实行激励教学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附表一 | 第50-51页 |
附表二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