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1-15页 |
(一) 问题提出 | 第11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2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3、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3页 |
(三) 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(四)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1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2、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二、形成的背景 | 第15-19页 |
(一) 时代背景 | 第15-17页 |
1、国内背景 | 第15-16页 |
2、国际背景 | 第16-17页 |
(二) 思想渊源 | 第17-19页 |
1、中国传统民生思想 | 第17页 |
2、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| 第17-18页 |
3、马克思主义思想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主要内容与主要特征 | 第19-26页 |
(一) 主要内容 | 第19-23页 |
1、对民主的设想 | 第19-20页 |
2、对群众弱点的分析 | 第20-21页 |
3、对群众主体性的揭示 | 第21页 |
4、关于组织群众的构想 | 第21-23页 |
(二) 主要特征 | 第23-26页 |
1、民族性 | 第23页 |
2、先进性 | 第23-24页 |
3、辩证性 | 第24页 |
4、时代性 | 第24-25页 |
5、现实性 | 第25-26页 |
四、实践方式 | 第26-31页 |
(一) 普及素质教育,传播进步思想 | 第26-27页 |
1、开展平民教育,积蓄革命力量 | 第26页 |
2、创办进步刊物,传播进步思想 | 第26-27页 |
(二) 创办《新青年》,引领新文化运动 | 第27-28页 |
1、创办《新青年》杂志,建立新文化运动阵地 | 第27页 |
2、引领新文化运动,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| 第27-28页 |
(三) 组织工人运动,创建中国共产党 | 第28-31页 |
1、调查工人生活状况,建立工人学校 | 第28-29页 |
2、组织工会活动,发表演讲 | 第29-30页 |
3、创建中国共产党,培养党员干部 | 第30-31页 |
五、局限性 | 第31-35页 |
(一) 历史局限性 | 第31-32页 |
1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| 第31页 |
2、早期中共党内存在一言堂倾向 | 第31-32页 |
(二) 认知局限性 | 第32-33页 |
1、对无产阶级的主体性认识不够 | 第32页 |
2、对新民主革命认识不够 | 第32-33页 |
(三) 实践局限性 | 第33-35页 |
1、盲目与国民党合作,对反动势力放松警惕 | 第33页 |
2、投降主义思想作祟,放弃武装对抗 | 第33-35页 |
六、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| 第35-41页 |
(一) 历史价值 | 第35-37页 |
1、启迪民智,引领进步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 | 第35-36页 |
2、为早期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理论基础 | 第36页 |
3、领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,开展新民主革命 | 第36-37页 |
(二) 现实意义 | 第37-41页 |
1、对民主的设想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| 第37-38页 |
2、对群众主体性的揭示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| 第38-39页 |
3、对于农民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基层治理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