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--企业行政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员工援助计划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作用机制研究

致谢第1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9-12页
表目录第12-14页
图目录第14-15页
1 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-17页
   ·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-19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创新点第21-23页
2 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第23-59页
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研究综述第23-33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和分类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的理论基础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在中国第29-33页
   ·工作压力研究综述第33-42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的概念界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的后果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的理论模型第35-38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源的研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的测量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的应对第42页
   ·工作卷入研究综述第42-50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的概念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的理论模型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的相关研究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的维度和测量第49-50页
   ·绩效研究综述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绩效的定义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工作绩效的维度第51-52页
   ·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工作满意度的定义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工作满意度的测量第53-54页
   ·以往研究的不足第54-55页
   ·研究构思及假设第55-58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58-59页
3 访谈研究第59-63页
   ·访谈目的第59页
   ·访谈方式第59页
   ·访谈取样第59-60页
   ·访谈记录第60页
   ·编码方法第60-61页
   ·访谈结果及分析第61-63页
4 问卷调查第63-6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63-64页
   ·研究中变量的说明及问卷设计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第65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第65页
     ·任务绩效第65-66页
     ·工作满意度第66页
   ·问卷试测第66-67页
5 问卷调整与统计分析第67-91页
   ·样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·信度、效度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第68-76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问卷的信度、效度及因子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员工援助计划问卷的信度、效度分析及因子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、效度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任务绩效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、效度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工作满意度问卷的因素分析及信、效度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第76-81页
     ·性别对工作压力、工作卷入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婚姻状况对工作压力、工作卷入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  ·年龄对工作压力、工作卷入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工龄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学历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职位级别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·相关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源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第81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度与EAP、任务绩效及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第81-82页
   ·回归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对任务绩效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卷入的回归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验证工作卷入的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第84-87页
   ·验证员工援助计划(EAP)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缓冲效应第87-91页
6 假设检验结果整理第91-95页
   ·关于主效应的检验第91-92页
   ·关于中介效应的检验第92-93页
   ·关于缓冲效应的检验第93页
   ·假设验证情况第93-95页
7 讨论与结论第95-105页
   ·研究结果解释第95-100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对任务绩效的影响第95-96页
     ·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第96页
     ·工作卷入的中介效应讨论第96-97页
     ·EAP的对工作压力与工作卷入的调节作用第97-98页
     ·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工作压力、工作卷入的影响第98-100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00-101页
   ·研究模型修正第101页
   ·管理启示第101-102页
   ·研究不足第102-103页
   ·未来展望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7页
附录1第117-119页
附录2第119-123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产业集群企业竞合策略的行为特征对变革绩效影响研究:基于组织间学习视角
下一篇:地铁施工管理人员工作压力、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:以中铁十六局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