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常用外国语论文--英语论文--写作、修辞论文--翻译论文

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语旅游手册翻译实践报告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和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0页
    1.3 论文结构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翻译项目简介第11页
    1.5 翻译过程描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译员的确定及分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译前准备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译后事项第11-13页
第二章 旅游手册的文本功能与特征第13-21页
    2.1 旅游手册的文本功能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总括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凯瑟林娜·莱斯(Kantharina Reiss)的文本类型学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费米尔(H.J.Vermeer)的翻译目的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贾斯塔·赫兹·曼塔利(Justa Holz-Manttari)的翻译行为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克里斯蒂安·诺德(Christiane Nord)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旅游手册的风格特征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礼节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行文特征第18-21页
第三章 接受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第21-23页
    3.1 译者对源语文本的接受第21-22页
    3.2 读者的期待视野第22-23页
第四章 接受美学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与运用第23-34页
    4.1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译者对文本“空白”的填补与调整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译者“创造性的叛逆”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译者对歧义的确定第27-29页
    4.2 译者对读者的关照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对读者的情感关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读者文化背景的关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对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第31-3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第34-36页
    5.1 接受美学对旅游手册翻译的启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译者“脚下的平衡木”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正确看待译者的合理创造第34-35页
    5.2 论文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8页
附录第38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胡寅《致堂读史管见》唐史观之研究
下一篇:《周末葬仪》节选章节汉译实践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