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转课堂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--以G省J市3所小学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(三)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 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2. 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3. 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4页 |
(四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翻转课堂概述 | 第16-21页 |
(一) 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 | 第16页 |
(二)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1.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17页 |
3. 掌握学习理论 | 第17-18页 |
(三) 翻转课堂的特点 | 第18-21页 |
1. 教学理念先进化 | 第18-19页 |
2. 学习资料多样化 | 第19页 |
3. 师生角色多重化 | 第19-20页 |
4. 学生发展主动化 | 第20-21页 |
三、小学教师应用翻转课堂的现状调查 | 第21-28页 |
(一) 调查设计 | 第21-22页 |
1. 调查对象 | 第21页 |
2. 调查工具 | 第21-22页 |
3. 调查实施 | 第22页 |
(二)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8页 |
1. 小学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| 第22-23页 |
2. 小学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态度 | 第23页 |
3. 小学教师尝试翻转课堂的情况 | 第23-26页 |
4. 小学教师尝试翻转课堂的效果 | 第26-28页 |
四、影响翻转课堂运用的因素探析 | 第28-35页 |
(一) 学校方面 | 第28-30页 |
1. 学校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| 第28-29页 |
2. 学校的有关培训不够系统 | 第29页 |
3. 学校的硬件支撑有待完善 | 第29-30页 |
(二) 教师方面 | 第30-32页 |
1.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不够 | 第30页 |
2. 教师的相应素养尚需提升 | 第30-31页 |
3. 教师间的交流探讨较贫乏 | 第31-32页 |
(三) 学生方面 | 第32-33页 |
1. 学生的自觉性不高,自学能力较低 | 第32页 |
2. 学生缺乏创新意识,学习方法单一 | 第32-33页 |
(四) 家长方面 | 第33-35页 |
1. 家长重成绩轻过程的观念普遍 | 第33-34页 |
2.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参与度较低 | 第34-35页 |
五、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建议 | 第35-44页 |
(一) 学校:翻转之重 | 第35-37页 |
1. 制定相应的实施制度 | 第35-36页 |
2. 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| 第36页 |
3. 注重校本化的翻转 | 第36-37页 |
4. 完善硬件设备,搭建互动平台 | 第37页 |
(二) 教师:翻转之基 | 第37-41页 |
1. 转变教学观念及自身角色 | 第37-38页 |
2. 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| 第38-40页 |
3. 依靠团队促进合作与交流 | 第40-41页 |
4. 灵活地运用翻转课堂模式 | 第41页 |
(三) 学生:翻转之本 | 第41-42页 |
1. 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,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| 第41页 |
2. 努力转变学习方式,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| 第41-42页 |
(四) 家长:翻转之辅 | 第42-44页 |
1. 转变以学习成绩为中心的评价观 | 第42页 |
2. 为孩子提供和谐的家庭学习环境 | 第42-43页 |
3. 家校共筑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1:小学教师使用翻转课堂情况的调查问卷 | 第48-50页 |
附录2: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访谈提纲 | 第50-5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