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论文

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编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引言第9-10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综述第10-18页
   ·心理健康研究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的内涵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13-14页
   ·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·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·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7-18页
第二部分 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18-22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国家政策的导向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第1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9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20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程序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统计第21-22页
第三部分 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形成第22-39页
   ·量表结构的初步探索第22-27页
     ·理论基础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实证基础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·量表的编制过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初测问卷的编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正式量表的形成第28-29页
   ·问卷的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 ·问卷的项目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问卷的因素分析第31-34页
     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34-37页
   ·正式量表的简要说明第37-39页
     ·量表的名称第37页
     ·量表的内容第37-39页
第四部分 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双语量表的常模制定第39-48页
   ·常模的定义第39页
   ·抽样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标准化样组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抽样方法第40页
   ·制定常模第40-46页
     ·原始粗分常模第40-45页
     ·标准分常模第45-46页
   ·常模标准的解释第46-48页
第五部分 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·对量表结构的讨论第48页
   ·对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的讨论第48-49页
   ·对量表常模的讨论第49-5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局限第50页
     ·展望第50-51页
第六部分 结论第51-52页
   ·形成了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结构第51页
   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第51页
   ·制定了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常模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附录第55-6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-64页
致谢#@@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应用调查研究--以拉萨市高中为例
下一篇:西藏传统儿歌音乐教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