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编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0-18页 |
·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心理健康的内涵 | 第10-12页 |
·心理健康的标准 | 第12-13页 |
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| 第13-14页 |
·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·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| 第18-2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·国家政策的导向 | 第18-19页 |
·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| 第1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20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0页 |
·研究程序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法与统计 | 第21-22页 |
第三部分 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形成 | 第22-39页 |
·量表结构的初步探索 | 第22-27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·实证基础 | 第25-26页 |
·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量表的编制过程 | 第27-29页 |
·初测问卷的编制 | 第27-28页 |
·正式量表的形成 | 第28-29页 |
·问卷的分析 | 第29-37页 |
·问卷的项目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问卷的因素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34-37页 |
·正式量表的简要说明 | 第37-39页 |
·量表的名称 | 第37页 |
·量表的内容 | 第37-39页 |
第四部分 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双语量表的常模制定 | 第39-48页 |
·常模的定义 | 第39页 |
·抽样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标准化样组 | 第39-40页 |
·抽样方法 | 第40页 |
·制定常模 | 第40-46页 |
·原始粗分常模 | 第40-45页 |
·标准分常模 | 第45-46页 |
·常模标准的解释 | 第46-48页 |
第五部分 讨论 | 第48-51页 |
·对量表结构的讨论 | 第48页 |
·对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的讨论 | 第48-49页 |
·对量表常模的讨论 | 第49-50页 |
·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·局限 | 第50页 |
·展望 | 第50-51页 |
第六部分 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形成了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结构 | 第51页 |
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| 第51页 |
·制定了西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双语量表的常模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-64页 |
致谢#@@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