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历史论文

新课改背景下建构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--以鸦片战争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10页
一、高中历史新课标与建构主义第10-13页
 1、历史学习的价值及方法第10-11页
 2、新课标与旧大纲的比较第11页
 3、新课标与建构主义第11-13页
二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介绍第13-17页
 1、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第13-14页
   ·建构主义起源第13页
   ·建构主义的确立、发展第13-14页
 2、建构主义代表性人物思想观点介绍第14-15页
   ·皮亚杰思想介绍第14页
   ·维果斯基思想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·布鲁纳教育思想介绍第15页
 3、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第15-17页
   ·知识的建构性第16页
   ·知识的社会性第16页
   ·知识的情境性第16页
   ·知识的默会性第16-17页
三、建构主义教学原则第17-22页
 1、传统教学的弊端第17-18页
   ·课程的设置第17页
   ·传统的课堂第17-18页
   ·教学评价上第18页
 2、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第18-19页
   ·重视学生的观点第19页
   ·聆听与讲授同样重要第19页
   ·提出与学生相关的问题第19页
   ·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第19页
   ·承认相对性第19页
 3、建构主义教学及课堂特点第19-21页
   ·建构主义课堂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·建构主义教学的特征第20-21页
 4、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第21-22页
   ·教学评价理念第21页
   ·教学评价办法第21页
   ·评价的过程第21页
   ·存在的困难第21-22页
四、建构主义教学案例设计第22-29页
 1、教学目标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·对课标学习要点的一点质疑第22-23页
   ·教学目标确定第23页
 2、学情分析第23页
 3、教学策略第23-24页
 4、教学过程第24-29页
   ·鸦片战争发生的中外背景第24-25页
   ·战争经过第25-26页
   ·战后中国情况第26-27页
   ·教学分析第27-29页
五、建构主义运用中巫待解决的问题第29-31页
 1、理论基础的缺乏第29页
 2、师生尚未做好迎接建主义课程的准备第29页
 3、评价机制的束缚第29-31页
结语第31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4页
后记第34页

论文共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--以《美国南北战争》一课为例
下一篇:中美两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比较--以两国的独立解放战争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