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(一) 选题缘起与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三) 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方法与创新处 | 第11-12页 |
一 农村初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| 第12-17页 |
(一) 农村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| 第12-14页 |
1、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| 第12-13页 |
2、从课程改革的浪潮看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| 第13-14页 |
(二) 农村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能性 | 第14-17页 |
1、新课程改革的在农村的推进有利于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| 第14-15页 |
2、农村中学学习环境的改善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 | 第15-16页 |
3、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发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依据 | 第16-17页 |
二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——以《美国南北战争》为例 | 第17-26页 |
(一) 教学设计策略 | 第18-21页 |
1、关于学生"学"的设计策略 | 第18-19页 |
2、关于研究模式的确定 | 第19-20页 |
3、过程设计策略 | 第20-21页 |
(二) 导学学案设计 | 第21-23页 |
1、学生主体性原则 | 第21-22页 |
2、可操作性原则 | 第22页 |
3、问题化原则 | 第22页 |
4、方法化原则 | 第22-23页 |
(三) 课堂实施策略 | 第23-26页 |
1、小组合作探究策略 | 第23-24页 |
2、时间管理策略 | 第24页 |
3、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上的课堂管理策略 | 第24-26页 |
三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| 第26-34页 |
(一) 初中历史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| 第26-27页 |
1、学生主体性 | 第26页 |
2、教师主导性 | 第26页 |
3、开放性 | 第26-27页 |
4、探究性 | 第27页 |
5、合作性 | 第27页 |
(二)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注意的事项 | 第27-29页 |
1、从实际出发,因地因人因时制宜 | 第28页 |
2、研究性学习不是中学历史唯一的学习方式 | 第28页 |
3、立足课堂,以学生为本 | 第28-29页 |
(三) 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| 第29-31页 |
1、整体性原则 | 第29页 |
2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3、意义建构原则 | 第30页 |
4、过程开放性原则 | 第30页 |
5、主题问题化原则 | 第30页 |
6、合作性原则 | 第30-31页 |
(四)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困惑 | 第31-32页 |
1、农村中学教育思想的滞后 | 第31页 |
2、农村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有限 | 第31页 |
3、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| 第31-32页 |
(五) 农村中学历史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| 第32-34页 |
1、对中学历史正确定位,转变观念 | 第32页 |
2、多种评价方式体制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3、农村中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| 第33页 |
4、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致谢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9页 |
附录一 | 第39-44页 |
附录二 | 第44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