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2页 |
(一)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 | 第10-12页 |
一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课堂“教学效应”浅析 | 第12-20页 |
(一)对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“教学效应”的理解 | 第12-14页 |
1.美术课程目标的三维启示 | 第12页 |
2. 优质教学效应案例分析 | 第12-14页 |
(二)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分析 | 第14-17页 |
1.美术鉴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性质及难度 | 第14-16页 |
2.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看法及愿望 | 第16-17页 |
(三)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必要与可能 | 第17-20页 |
1.必要性 | 第17-18页 |
2.可能性 | 第18页 |
3.教学效应与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方式相应存在 | 第18-20页 |
二、 对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解读 | 第20-24页 |
(一)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1.引导与互动 | 第20页 |
2.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 | 第20-21页 |
(二)新课程视域下的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 | 第21-24页 |
1.师生角色的转变 | 第21-22页 |
2.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| 第22页 |
3.评价方式的转变 | 第22-24页 |
三、高中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策略探究 | 第24-36页 |
(一)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24页 |
(二)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理论启示 | 第24-27页 |
1.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的“师生关系” | 第24-25页 |
2.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5-26页 |
3.多元智能理论 | 第26-27页 |
(三)高中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实施策略 | 第27-33页 |
1.教学准备——构建平等、对话、互动的课堂环境 | 第27-28页 |
2.教学实施——课堂导入、课堂活动设计 | 第28-32页 |
3.教学评价——评价主体、评价范围、评价手段 | 第32-33页 |
(四)高中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实践策略反思 | 第33-36页 |
四、高中美术鉴赏“引导—互动”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| 第36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5页 |
注释 | 第45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