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1 前言 | 第9-10页 |
| 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| 第10-15页 |
| ·微生物分离纯化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| ·红茶菌发酵机理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| ·红茶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| 第12页 |
| ·红茶菌的成分分析 | 第12-13页 |
| ·红茶菌保健机理和安全性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红茶菌产品的开发 | 第15页 |
| ·发展的趋势 | 第15页 |
| 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| 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红茶菌中优势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| 第17-33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7页 |
| ·材料 | 第17-19页 |
| 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19页 |
| ·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19-20页 |
| ·菌种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菌种的鉴定方法 | 第21-27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1页 |
| ·醋酸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| 第27-29页 |
| ·酵母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| 第29-31页 |
| ·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| 第31页 |
| 3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红茶菌菌相的研究 | 第33-4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6页 |
| ·材料 | 第33-34页 |
| 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4页 |
| ·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34-35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4页 |
| ·红茶菌菌液与菌膜中主要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 | 第36-37页 |
| ·红茶菌发酵液中醋酸菌与酵母菌的生长变化曲线测绘结果 | 第37-44页 |
| 3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四章 红茶菌发酵过程中主要代谢产物变化规律的研究 | 第46-5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51页 |
| ·材料 | 第46-48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| ·测定方法 | 第49-51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8页 |
| ·各处理中乙酸、还原糖、总糖、乙醇各指标检测结果 | 第51页 |
| ·各处理中乙酸、乙醇、还原糖、总糖的变化结果 | 第51-53页 |
| ·分离出的纯菌种混合发酵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各成分的影响结果 | 第53-54页 |
| ·传统自然发酵含菌膜的红茶菌发酵液中各成分的变化结果 | 第54页 |
| ·红茶菌发酵液中儿茶素含量影响的试验结果 | 第54-58页 |
| 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主要结论 | 第59-61页 |
| 问题展望与创新点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| 附录 | 第67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