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方言语法初探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9-15页 |
| (一) 宝鸡人文地理概况 | 第9-10页 |
| (二) 宝鸡语言概况 | 第10-12页 |
| (三)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12页 |
| (四) 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| 二、构词法 | 第15-24页 |
| (一) 复合式构词 | 第16-17页 |
| (二) 附加式构词 | 第17-20页 |
| (三) 重叠式构词 | 第20-22页 |
| (四) 方言合成词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| 第22-24页 |
| 三、副词 | 第24-31页 |
| (一) 程度副词 | 第25-26页 |
| (二) 范围副词 | 第26-28页 |
| (三) 时间副词 | 第28-29页 |
| (四) 语气副词 | 第29-30页 |
| (五) 情态副词 | 第30-31页 |
| (六) 否定副词 | 第31页 |
| 四、数量词 | 第31-32页 |
| 五、代词 | 第32-34页 |
| 六、介词 | 第34-38页 |
| 七、连词 | 第38页 |
| 八、语气词 | 第38-41页 |
| 九、方言特征词 | 第41-45页 |
| 十、合音词 | 第45-47页 |
| 十一、体貌 | 第47-51页 |
| (一) 起始体 | 第48页 |
| (二) 已然体 | 第48-49页 |
| (三) 将然体 | 第49-50页 |
| (四) 持续体 | 第50-51页 |
| (五) 尝试体 | 第51页 |
| 十二、特殊句式 | 第51-58页 |
| (一) 正反问句的特殊表达形式 | 第51-53页 |
| (二) “得”的特殊用法 | 第53-55页 |
| (三) V不来 | 第55-56页 |
| (四) 真个~ | 第56页 |
| (五) 把字句 | 第56-57页 |
| (五) 甚不~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资料 | 第58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