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我国教育与就业问题探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7页
第一部分 理论综述第7-11页
 一、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古典思想第7页
 二、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第7-9页
 三、筛选与信号传递理论第9-11页
第二部分 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情况第11-18页
 一、基本情况第11-16页
  (一) 义务教育第11-13页
  (二) 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第13页
  (三) 高中阶段教育第13-14页
  (四) 高等教育第14-15页
  (五) 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第15页
  (六) 民办教育第15-16页
 二、分析与结论第16-18页
第三部分 我国就业的基本情况及其特征第18-24页
 一、基本情况第18-20页
  (一) 人口与劳动力第18页
  (二) 就业总量第18-19页
  (三) 就业结构第19-20页
  (四) 失业率第20页
 二、就业特征第20-24页
  (一) 劳动力供给居高不下与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第20-21页
  (二) 技术进步与劳动者素质偏低的矛盾第21页
  (三) 就业机制市场化与劳动者就业观念的矛盾第21-22页
  (四) 城乡就业双重压力交织的矛盾第22页
  (五)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突出第22-24页
第四部分 教育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第24-34页
 一、教育是促进就业的重要因素第24-28页
  (一) 发展教育可以减轻劳动供给压力第24页
  (二) 教育产业与就业创造第24-25页
  (三) 教育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第25-26页
  (四) 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基本途径第26-28页
 二、相对教育过度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第28-34页
  (一) 我国是否存在教育过度问题第28-30页
  (二) 教育过度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30-34页
第五部分 观点总结与政策建议第34-39页
 一、观点总结第34页
  (一) 教育对就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第34页
  (二) 我国教育过度问题有着很大的相对性第34页
 二、政策建议第34-39页
  (一) 注重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第35页
  (二) 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35-36页
  (三) 推进教育公平第36-37页
  (四) 适度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第37-38页
  (五) 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1页
后记第41-42页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42页
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DSP的嵌入式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CAN总线的客车电控自动换档系统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