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动平衡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3 论文的安排及主要工作 | 第14-16页 |
2 嵌入式技术与DSP技术的应用 | 第16-25页 |
2.1 嵌入式系统及其开发 | 第16-22页 |
2.1.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2.1.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1.3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| 第18-19页 |
2.1.4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| 第19-20页 |
2.1.5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特点 | 第20-22页 |
2.2 DSP技术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2.2.1 DSP芯片的结构特点 | 第23-24页 |
2.2.2 DSP芯片的发展概况 | 第24-25页 |
3 动平衡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 | 第25-38页 |
3.1 转子动平衡原理简述 | 第25-32页 |
3.1.1 转子的不平衡 | 第25-27页 |
3.1.2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 | 第27-29页 |
3.1.3 挠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 | 第29-32页 |
3.2 幅相影响系数法 | 第32-34页 |
3.3 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 | 第34-38页 |
3.3.1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简述 | 第35-36页 |
3.3.2 离散傅里叶变换 | 第36-37页 |
3.3.3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应用 | 第37-38页 |
4 阶比谱分析 | 第38-50页 |
4.1 阶比跟踪方法简述 | 第38-41页 |
4.1.1 传统阶比跟踪方法简述 | 第38-39页 |
4.1.2 计算阶比跟踪方法简述 | 第39-41页 |
4.2 阶比谱 | 第41-43页 |
4.3 计算阶比跟踪法 | 第43-50页 |
4.3.1 估计重采样时刻 | 第43-44页 |
4.3.2 重采样插值 | 第44-46页 |
4.3.3 对计算阶比跟踪法的一些补充讨论 | 第46-50页 |
5 基于相位的阶比跟踪 | 第50-62页 |
5.1 局域波原理及实现 | 第50-53页 |
5.1.1 瞬时频率的概念 | 第50-52页 |
5.1.2 局域波分解原理 | 第52-53页 |
5.2 基于相位的阶比跟踪 | 第53-62页 |
5.2.1 解析信号的相位在旋转机械信号分析中的物理意义 | 第54-56页 |
5.2.2 基于相位的阶比跟踪方法 | 第56-58页 |
5.2.3 与其它阶比跟踪方法的比较 | 第58-59页 |
5.2.4 仿真信号分析试验 | 第59-62页 |
6 嵌入式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| 第62-74页 |
6.1 常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 | 第62-65页 |
6.1.1 滤波器核心算法的实现 | 第62-64页 |
6.1.2 FFT软件实现中的位翻转寻址 | 第64-65页 |
6.2 基于DSP的阶比分析 | 第65-72页 |
6.2.1 原理与算法 | 第65-69页 |
6.2.2 程序实现 | 第69-72页 |
6.3 引导装载程序 | 第72-7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74-75页 |
7.2 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