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导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8-9页 |
·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9-11页 |
2 文献回顾与评述 | 第11-22页 |
·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企业家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企业家人力资本 | 第11-13页 |
·社会企业家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学者对社会企业家的定义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局限 | 第16页 |
·本文对社会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| 第16-22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定义 | 第16-18页 |
·社会企业家、社会企业家精神以及社会企业三者的关系 | 第18页 |
·社会企业家与商业企业家的异同 | 第18-19页 |
·社会企业与传统商业企业的区别 | 第19-22页 |
3 社会企业家来源、特征以及能力素质 | 第22-29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来源 | 第22-23页 |
·源自商业部门的社会企业家 | 第22-23页 |
·源自公共部门的社会企业家 | 第23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特征 | 第23-26页 |
·对于社会使命的责任感 | 第24页 |
·长期坚持,永不停止 | 第24页 |
·脚踏实地,身体力行 | 第24-25页 |
·以人为本,重视人才 | 第25页 |
·拥有纯粹的动机和强大的道德推动力 | 第25-26页 |
·社会企业家具备的能力素质 | 第26-29页 |
·非常突出的领导力 | 第26-27页 |
·善于整合社会网络资源 | 第27页 |
·目光长远,善于捕捉机会 | 第27-28页 |
·拥有创业、创新的能力和改变现状意愿 | 第28-29页 |
4 社会企业家的识别系统 | 第29-32页 |
·社会企业家识别系统的4个指标 | 第29-30页 |
·创造力 | 第29页 |
·社会企业家品质 | 第29-30页 |
·其理想的可传播性 | 第30页 |
·道德品质 | 第30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生涯周期 | 第30-32页 |
5 社会企业家的价值和作用机制 | 第32-36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价值 | 第32-35页 |
·建立主动性的社会福利机制 | 第32页 |
·提高社会产出效率 | 第32-33页 |
·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| 第33页 |
·创新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 | 第33页 |
·启动社会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 | 第33-35页 |
·社会企业家的作用机制 | 第35-36页 |
6 社会企业家的形成机制 | 第36-41页 |
·个体自身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| 第36页 |
·社会企业家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| 第36-40页 |
·社会企业家形成的宏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| 第36-39页 |
·社会企业家形成的微观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| 第39-40页 |
·社会企业家形成的系统机制 | 第40-41页 |
7 社会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社会企业家未来展望 | 第41-56页 |
·美国社会企业的发展 | 第41-42页 |
·欧洲社会企业的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亚洲社会企业的发展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 | 第44-48页 |
·社会企业在中国分布的状况 | 第44-46页 |
·中国社会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| 第46-47页 |
·中国具备社会企业发展的条件 | 第47-48页 |
·中国社会企业家未来的展望 | 第48-56页 |
·中国迫切需要社会企业家 | 第48-49页 |
·社会企业家遇到的问题 | 第49-51页 |
·促进社会企业家形成与发展的建议 | 第51-56页 |
·建立社会企业家支持网络 | 第51-52页 |
·制定支持性的法律政策 | 第52-53页 |
·加强理论研究和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 | 第53页 |
·建立完善的声誉激励机制 | 第53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