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11页 |
·地理基础教育改革 | 第8-10页 |
·教师专业化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2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·结构功能的理论 | 第12页 |
·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整体性课程结构观 | 第13-14页 |
·教师专业化的知识结构理论 | 第14页 |
·杜威的"从做中学"理论 | 第14-15页 |
3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| 第15-23页 |
·地理新课改的目标、理念及新视点 | 第15-18页 |
·地理新课改的目标 | 第15-16页 |
·地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| 第16页 |
·地理新课改的若干新视点 | 第16-18页 |
·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| 第18-20页 |
·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·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课程结构上的比较 | 第19页 |
·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课程评价上的比较 | 第19-20页 |
·地理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课程内容上的比较 | 第20页 |
·地理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诉求 | 第20-23页 |
·地理教学观念的变化 | 第21页 |
·地理教师角色的变化 | 第21-22页 |
·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 | 第22-23页 |
4 高师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 | 第23-28页 |
·从课程观念上看,传统观念束缚了手脚 | 第23-24页 |
·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| 第23-24页 |
·重理论性轻现实性 | 第24页 |
·重传统知识轻现代科学知识 | 第24页 |
·从课程结构看,比例失调 | 第24-27页 |
·地理学科专业课比例过大,公共基础课程、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 | 第25页 |
·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过剩、过专 | 第25-26页 |
·选修课比例较低 | 第26页 |
·实践类课程少 | 第26页 |
·教育类课程少,教育实习时间太短 | 第26-27页 |
·课程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"旧、窄、杂、空"的现象 | 第27-28页 |
5 高师地理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 | 第28-36页 |
·高师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·现代地理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| 第28-29页 |
·新课程改革带来得挑战 | 第29页 |
·高师地理课程设置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开创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29页 |
·全面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29-30页 |
·基础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0页 |
·师范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0页 |
·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 | 第30页 |
·高师地理课程设置改革对策 | 第30-36页 |
·创新培养目标 | 第30-31页 |
·优化课程结构 | 第31-35页 |
·更新课程内容 | 第35-36页 |
·建立特色精品课程 | 第36页 |
6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附录 | 第39-44页 |
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