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·泽泻简介 | 第10页 |
·泽泻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泽泻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反应机理、应用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反应机理、性质及应用 | 第13-14页 |
·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方法、性质及应用 | 第14-15页 |
·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2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9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原料及试剂 | 第19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0-29页 |
·泽泻淀粉的不同制备方法和指标测定 | 第20-22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的质量指标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酯化反应单因素及正交实验 | 第24页 |
·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的酶解 | 第24-25页 |
·表观粘度的测定 | 第25页 |
·酯化淀粉酶解的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 | 第25页 |
·泽泻原淀粉、酯化淀粉及酶解酯化淀粉糊化性质的研究比较 | 第25-29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55页 |
·泽泻淀粉指标测定 | 第29-32页 |
·泽泻淀粉的提取和纯化 | 第29页 |
·直链淀粉含量 | 第29-30页 |
·泽泻超临界萃取后有效成分的测定 | 第30页 |
·不同提取方法的泽泻淀粉的主要化学成分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制备方法的泽泻淀粉的RVA图比较 | 第31-32页 |
·各因素对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·淀粉乳浓度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反应pH值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酯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酯化反应正交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变性淀粉的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各因素对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的表观粘度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酶用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酶解反应响应面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0-44页 |
·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| 第40页 |
·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粘度响应面及等高线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泽泻原淀粉、酯化淀粉及酶解酯化淀粉糊化性质的比较 | 第44-55页 |
·取代度对辛烯基琥珀酸泽泻淀粉酯糊性质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DEAE-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分析结果 | 第45-47页 |
·透明度的研究 | 第47-50页 |
·冻融稳定性的研究 | 第50-51页 |
·凝沉稳定性的研究 | 第51-52页 |
·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| 第52-55页 |
4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·结论 | 第55-56页 |
·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