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6页 |
| 一、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| (一)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| 第8页 |
| (二)情绪调节策略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| 第8-9页 |
| (三)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水平影响其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状况 | 第9页 |
| 二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一)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| (二)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| 三、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0-12页 |
| (一)社会适应行为 | 第10-11页 |
| (二)情绪调节 | 第11-12页 |
| (三)情绪调节策略 | 第12页 |
| 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2-24页 |
| (一)情绪调节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| (二)社会适应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| (三)情绪调节策略与其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研究 | 第23-24页 |
| 五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
| 第二章 研究设计 | 第26-29页 |
| 一、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| (一)研究目的 | 第26页 |
| (二)研究假设 | 第26页 |
| 二、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(一)问卷法 | 第26-27页 |
| (二)同伴提名法 | 第27-28页 |
| 四、研究程序 | 第28页 |
| 五、数据处理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研究结果 | 第29-35页 |
| 一、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调查结果 | 第29-31页 |
| (一)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描述统计 | 第29页 |
| (二)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检验 | 第29-31页 |
| 二、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调查结果 | 第31-32页 |
| (一)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描述统计 | 第31页 |
| (二)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| 第31-32页 |
| 三、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其问题行为和同伴接纳的相关分析 | 第32-33页 |
| 四、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其社会适应行为的回归结果 | 第33-35页 |
|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| 第35-42页 |
| 一、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(一)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总体情况分析 | 第35-36页 |
| (二)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特点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二、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特点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(一)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(二)4-6岁幼儿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特点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三、4-6岁幼儿情绪调节策略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第五章 结论、建议与不足 | 第42-46页 |
| 一、研究结论 | 第42页 |
| 二、教育建议 | 第42-45页 |
| (一)注重提升的幼儿注意力和专注力 | 第42-43页 |
| (二)引导幼儿合理运用发泄情绪调节策略 | 第43-44页 |
| (三)鼓励幼儿积极采用认知重建策略 | 第44-45页 |
| 三、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| 附录一:幼儿情绪调节策略调查问卷 | 第51-55页 |
| 附录二: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 | 第55-57页 |
| 附录三:同伴提名法 | 第57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