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字母注释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碳烟颗粒的主要成分及生成机理 | 第13-18页 |
1.2.1 碳烟颗粒的主要成分 | 第13-14页 |
1.2.2 碳烟颗粒的生成机理 | 第14-18页 |
1.3 碳烟颗粒的理化特性及研究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3.1 碳烟颗粒的物理特性及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2 碳烟颗粒的化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3.3 利用反置扩散燃烧器研究碳烟的理化特性 | 第21-2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22-24页 |
1.4.1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实验系统和表征手段 | 第24-39页 |
2.1 实验系统 | 第24-32页 |
2.1.1 反置扩散火焰燃烧系统 | 第24-29页 |
2.1.2 液体燃料蒸发系统 | 第29-30页 |
2.1.3 取样系统 | 第30-32页 |
2.2 表征手段 | 第32-36页 |
2.2.1 拉曼光谱仪 | 第32-33页 |
2.2.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| 第33-34页 |
2.2.3 热重分析仪 | 第34-36页 |
2.3 实验工况 | 第36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有序化程度研究 | 第39-49页 |
3.1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一阶拉曼光谱图 | 第39-45页 |
3.1.1 一阶拉曼光谱图 | 第39-42页 |
3.1.2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有序化程度的演变规律 | 第42-45页 |
3.2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二阶拉曼光谱图 | 第45-4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四章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表面官能团研究 | 第49-62页 |
4.1 碳烟颗粒的红外光谱图及定量分析方法 | 第49-53页 |
4.2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表面官能团的演变规律 | 第53-60页 |
4.2.1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脂肪族碳氢表面官能团的演变规律 | 第53-56页 |
4.2.2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芳香族碳氢表面官能团的演变规律 | 第56-59页 |
4.2.3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含氧表面官能团的演变规律 | 第59-6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氧化活性研究 | 第62-70页 |
5.1 热重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62-63页 |
5.2 氧化活性的定量表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| 第63-65页 |
5.2.1 氧化反应特征温度及其计算方法 | 第63页 |
5.2.2 表观活化能及其计算方法 | 第63-65页 |
5.3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氧化活性的演变规律 | 第65-68页 |
5.3.1 不同工况下碳烟颗粒的热重曲线 | 第65-66页 |
5.3.2 不同工况下氧化反应特征温度的演变规律 | 第66-67页 |
5.3.3 不同工况下表观活化能的演变规律 | 第67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| 第70-72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70-71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