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9页 |
1.1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 植物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 | 第13-15页 |
1.3 植物钙调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拟南芥IQM4基因表达分析 | 第19-35页 |
2.1 材料 | 第19-20页 |
2.1.1 生物材料 | 第19页 |
2.1.2 试剂 | 第19页 |
2.1.3 溶液与培养基配制 | 第19-2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0-26页 |
2.2.1 质粒提取 | 第20页 |
2.2.2 质粒双酶切 | 第20-21页 |
2.2.3 酶切产物纯化及连接 | 第21页 |
2.2.4 大肠杆菌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鉴定 | 第21-23页 |
2.2.5 农杆菌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鉴定 | 第23页 |
2.2.6 农杆菌介导的花蕾浸泡法转染拟南芥 | 第23-24页 |
2.2.7 GUS组织化学染色 | 第24-25页 |
2.2.8 拟南芥RNA提取 | 第25页 |
2.2.9 外源ABA对IQM4基因表达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2.3.1 pBI101-Hm-P_(IQM4):GUS载体的鉴定 | 第26-27页 |
2.3.2 农杆菌GV3101的转化及筛选 | 第27-28页 |
2.3.3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| 第28-30页 |
2.3.4 外源ABA对IQM4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2.3.5 IQM4表达谱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4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iqm4突变体的鉴定及表型分析 | 第35-63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35-36页 |
3.1.1 生物材料 | 第35页 |
3.1.2 化学试剂及母液配制 | 第35-36页 |
3.1.3 培养基配制 | 第36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6-41页 |
3.2.1 拟南芥DNA提取 | 第36页 |
3.2.2 拟南芥RNA的提取 | 第36-37页 |
3.2.3 iqm4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| 第37-38页 |
3.2.4 iqm4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2.5 IQM4过表达株系的表型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.6 与种子萌发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41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60页 |
3.3.1 iqm4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| 第41-43页 |
3.3.2 iqm4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| 第43-53页 |
3.3.3 IQM4过表达株系的表型分析 | 第53-60页 |
3.3.4 与种子萌发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60页 |
3.4 小结 | 第60-63页 |
第四章 iqm1iqm4双突变体构建及表型分析 | 第63-77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63页 |
4.1.1 植物材料 | 第63页 |
4.1.2 化学试剂 | 第63页 |
4.1.3 常用溶液与培养基配制 | 第63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63-66页 |
4.2.1 双突变体杂交 | 第63页 |
4.2.2 拟南芥DNA和RNA提取 | 第63-64页 |
4.2.3 双突变体PCR分子鉴定 | 第64页 |
4.2.4 iqm1iqm4双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2.5 ABA信号和气孔调节相关Marker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5页 |
4.3.1 双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| 第66-67页 |
4.3.2 外源ABA对双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影响 | 第67-69页 |
4.3.3 外源ABA对双突变体幼苗生长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4.3.4 双突变体的气孔表型分析 | 第72-74页 |
4.3.5 气孔调节相关基因的表型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4 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77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90页 |
附录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