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--熟肉制品论文

鸭肉酱制品的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 1.1 鸭肉的产业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樱桃谷鸭简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鸭肉产业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2 鸭肉的加工技术概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原料冷杀菌技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腌制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品质控制技术第18-20页
    1.3 工艺技术流程第20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 鸭肉原料的冷杀菌减菌技术研究第21-40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设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处理方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臭氧水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臭氧水浓度检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落总数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肌纤维蛋白抽提率测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硫代巴比妥酸值(TBA)的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色差测定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挥发性盐基氮(TVB-N)的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pH值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感官指标的测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数据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臭氧处理时间对鸭肉品质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处理温度对鸭肉品质的影响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臭氧浓度对鸭肉品质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单因素实验小结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鸭肉经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后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第33-3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三章 腌制方式对鸭肉腌制品质的影响研究第40-50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设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原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主要试剂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40-41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腌制方式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水分含量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盐分含量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重量测定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肌红蛋白含量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剪切力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色差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DSC测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0 数据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腌制方式对鸭肉盐分含量、水分含量和重量变化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腌制方式对鸭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腌制方式对鸭肉肌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腌制方式对鸭肉DSC曲线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腌制方式对鸭肉剪切力和色泽的影响第47-4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四章 鸭肉腌制机理及传质动力学研究第50-61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设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原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主要试剂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50-51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腌制方式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计算公式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水分含量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盐分含量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重量测定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数据分析第5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1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数据误差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腌制方式对水分丢失(WL)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腌制方式对盐分获得(StG)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腌制方式对重量变化(AM)的影响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不同腌制方式传质机理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盐分获得传质动力学数学模型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扩散系数(De)第58-60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 鸭肉热风干制过程品质变化研究第61-71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设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原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主要试剂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61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鸭肉的热风干燥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温度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挥发性盐基氮(TVB-N)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pH值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重量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水分含量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8 酸价、过氧化值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9 肌红蛋白测定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0 亚硝酸盐发色率测定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1 色差值测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2 DSC测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3 数据分析第63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63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烘房温度变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干制过程中鸭肉TVB-N与pH的变化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干制过程中鸭肉游离氨基酸总量(FAA)的变化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干制过程中鸭肉重量和水分含量的变化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干制过程中鸭肉酸价与过氧化值的变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干制过程中鸭肉肌红蛋白比例变化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干制过程中鸭肉亚硝酸盐发色率的变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干制过程中鸭肉表皮色差的变化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9 干制过程中鸭肉DSC的变化第69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鸭肉氧化控制技术及产品货架期品质研究第71-86页
    6.1 材料与设备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原料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主要试剂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主要仪器设备第72页
    6.2 实验方法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鸭肉的腌制及抗氧化剂添加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贮藏方法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菌落总数测定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霉菌、酵母菌总数测定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TVB-N的测定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TBA的测定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7 酸解总色素的测定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8 水分活度的测定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9 色差的测定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0 感官评价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1 数据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6.3 结果与讨论第74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破坏性贮藏实验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冷冻贮藏实验第78-84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6-88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86-87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7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绿色环保纤维板的制备与性能
下一篇:章鱼组织蛋白酶L的免疫组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