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一、学习和生活方式变迁使中小学生更加远离经验产生的源地 | 第10页 |
二、实践和创新是未来公民的必备品质和能力 | 第10-11页 |
三、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教学传播途径多样化 | 第11页 |
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一、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第三节 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一、关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7页 |
二、关于微视频的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三、评价与启示 | 第18-19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路径 | 第19-21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二、研究路径 | 第20-21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2-35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 | 第22-29页 |
一、实践与学生的地理实践 | 第22-23页 |
二、实践能力 | 第23-24页 |
三、地理实践力 | 第24-26页 |
四、微视频与地理实践类微视频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理论基础 | 第29-34页 |
一、成功智力理论 | 第29-30页 |
二、“隐性知识”相关思想 | 第30页 |
三、情境学习理论 | 第30-31页 |
四、社会学习理论 | 第31-32页 |
五、理论论证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制作的技术与艺术 | 第35-67页 |
第一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的构成要素 | 第35-39页 |
一、空间维度构成要素 | 第35页 |
二、时间维度成要素 | 第35-36页 |
三、地理实践类微视频结构与功能的案例分析 | 第36-39页 |
第二节 微视频制作常用的硬件和软件 | 第39-43页 |
一、硬件设备 | 第39-41页 |
二、应用软件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的选题 | 第43-46页 |
一、选题原则 | 第43-44页 |
二、选题建议 | 第44-46页 |
第四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的设计方法 | 第46-59页 |
一、制作目标设计 | 第46-49页 |
二、呈现策略 | 第49-53页 |
三、脚本设计 | 第53-59页 |
第五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拍摄、制作的技艺 | 第59-66页 |
一、拍摄技艺 | 第59-62页 |
二、制作技艺 | 第62-66页 |
第六节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四章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教学应用 | 第67-89页 |
第一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教学资源的辩证评述 | 第67-71页 |
一、优势 | 第67-70页 |
二、不足 | 第70-71页 |
第二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教学应用的一般模式 | 第71-75页 |
一、开辟课外虚拟课堂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| 第71-72页 |
二、片段化处理微视频,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| 第72-75页 |
第三节 地理实践类微视频的具体应用路径 | 第75-87页 |
一、虚拟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策略 | 第75-81页 |
二、现实课堂教学的具体运用策略 | 第81-87页 |
第四节 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五章 结论、展望与建议 | 第89-93页 |
第一节 主要贡献与基本结论 | 第89-91页 |
一、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| 第89页 |
二、基本结论 | 第89-91页 |
第二节 展望和建议 | 第91-93页 |
一、展望 | 第91页 |
二、建议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5页 |
附录 A:视频二维码链接 | 第95-97页 |
附录 B:部分微视频脚本 | 第97-10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105-106页 |
致谢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