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教育游戏出现的时代背景 | 第11页 |
·教育游戏目前存在问题以及研究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实践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外关于程序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关于教育游戏软件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| 第17-23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·教育游戏 | 第17页 |
·教学游戏 | 第17-18页 |
·教育游戏与教学游戏 | 第18页 |
·教学游戏与教学游戏软件 | 第18-19页 |
·程序性知识 | 第19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游戏 | 第19页 |
·教学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·探究式学习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活动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情境认知理论 | 第21页 |
·沉浸理论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程序性知识的概述及其选择依据 | 第23-31页 |
·知识的分类 | 第23-24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机制 | 第24-26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概念 | 第24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分类 | 第25-26页 |
·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的一般过程 | 第26页 |
·选择程序性知识进行教学游戏设计的理由及依据 | 第26-31页 |
·程序性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基础 | 第26-27页 |
·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与教学游戏的特点之间的关系 | 第27-31页 |
第4章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游戏设计 | 第31-45页 |
·前端分析——教学游戏的教学设计 | 第31-36页 |
·学习目标的确定 | 第31-34页 |
·学习任务分析 | 第34页 |
·学习者特征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知识点的描述与知识类型分析 | 第36页 |
·教学游戏的游戏设计 | 第36-43页 |
·知识类型——游戏类型选择 | 第36-37页 |
·知识结构——游戏任务设计 | 第37-39页 |
·知识的情境性——游戏场景设计 | 第39-40页 |
·竞争与挑战——游戏规则设计 | 第40-41页 |
·知识点的难度等级——游戏的关卡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知识的反馈——游戏的反馈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探究思考与测试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游戏设计案例 | 第45-63页 |
·前端分析——教学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学习目标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学习任务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学习者分析 | 第47页 |
·知识点的描述与知识类型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教学游戏的游戏设计 | 第48-54页 |
·游戏类型选择 | 第48-49页 |
·游戏任务设计 | 第49页 |
·游戏场景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游戏规则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游戏的关卡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游戏的反馈设计 | 第53-54页 |
·探究思考与测试 | 第54-57页 |
·探究情景 | 第55页 |
·探究要素 | 第55页 |
·探究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测试 | 第56-57页 |
·设计案例"轴对称变换"的资源需求 | 第57-58页 |
·美术资源需求 | 第57-58页 |
·游戏声音需求 | 第58页 |
·设计案例"轴对称变换"的技术实现 | 第58-63页 |
第6章 案例的应用和结果分析 | 第63-77页 |
·教学实验的设计 | 第63-64页 |
·实验性质 | 第63页 |
·实验对象 | 第63页 |
·前测与后测问卷 | 第63页 |
·实验的效度 | 第63-64页 |
·教学实验的实施 | 第64-65页 |
·教学实验的结果分析 | 第65-74页 |
·实验前后兴趣比较 | 第65-66页 |
·实验前后知识性比较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前学生情况调查 | 第67-69页 |
·实验后游戏效果调查 | 第69-74页 |
·教学实验的结论 | 第74-77页 |
第7章 研究总结、问题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·研究总结 | 第77-78页 |
·问题与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附录 | 第83-87页 |
附录一 | 第83-85页 |
附录二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