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导论 | 第8-22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1. 云南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面临严峻形势 | 第8-9页 |
2. 社区“服务延伸”如何与学校“需求”对接 | 第9-10页 |
3. 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技术问题 | 第10页 |
(二) 已有研究基础 | 第10-19页 |
1. 云南边境文化安全的相关问题 | 第10-11页 |
2. 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在边境地区推进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3. 信息时代学校与社区文化资源的互动 | 第14-17页 |
4. 社区文化信息资源支持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(三) 选点依据与问卷研制 | 第19-20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一、 边境民族学校临近社区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现状 | 第22-33页 |
(一) 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| 第23-24页 |
(二) 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| 第24-28页 |
(三) 村级农家书屋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 | 第28-31页 |
(四) 社区其他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情况 | 第31-33页 |
二、 边境民族学校文化资源的配送及应用 | 第33-42页 |
(一)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3-35页 |
(二) 学校文化课程资源建设 | 第35-39页 |
(三) 学校文化活动 | 第39-42页 |
三、 信息共享困局:学校与社区各自为阵 | 第42-55页 |
(一) 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为学校共享 | 第42-50页 |
1. “文化共享”工程进学校 | 第43-45页 |
2. 社区文化资源进课堂 | 第45-47页 |
3. 社区文化站点为学生提供校外学习平台 | 第47-50页 |
(二) 学校文化资源对社区开放 | 第50-55页 |
1. 学校基础设施开放 | 第51-52页 |
2. 学校人力资源开放 | 第52-53页 |
3.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 | 第53-55页 |
四、 影响因素:基于内容、技术与制度的分析 | 第55-66页 |
(一)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制约 | 第55-58页 |
1. 资源的普适性与地方性 | 第55-56页 |
2. 资源内容的更新 | 第56-57页 |
3. 资源的针对性 | 第57页 |
4. 资源的宣传 | 第57-58页 |
(二)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障碍 | 第58-61页 |
1. 资源传输标准不统一 | 第59页 |
2. 资源的个性化平台缺失 | 第59-60页 |
3. 资源教学转化的技术水平低 | 第60-61页 |
(三) 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制度瓶颈 | 第61-66页 |
1. 管理部门各自为政,合作意识淡薄 | 第61-62页 |
2. 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,制度监管不透明 | 第62-63页 |
3. 资金分配与保障制度不健全 | 第63-64页 |
4. 缺乏共享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保障 | 第64-66页 |
五、 步出困局:“文化安全”视野下的共建共享策略 | 第66-86页 |
(一) 宏观层面:文化信息化服务的内容构架 | 第66-72页 |
1. 支持与保障系统 | 第67-69页 |
2. 文化资源系统 | 第69-71页 |
3.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| 第71-72页 |
(二) 中观层面: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策略 | 第72-81页 |
1.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依据 | 第73-74页 |
2.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基础 | 第74-78页 |
3. 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| 第78-81页 |
(三) 微观层面:个体参与文化共享的策略 | 第81-86页 |
1. 培养未成年人的参与意识 | 第81-82页 |
2. 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文化 | 第82-83页 |
3. 提高社区民众的参与度 | 第83-86页 |
结论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8页 |
后记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