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本文基本概述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1.2 实践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本文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2.1 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2.1.1 地理教学模式 | 第15页 |
2.1.2 “十四范式”地理教学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2 本文理论基础 | 第16-18页 |
2.2.1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6页 |
2.2.2 情境认知理论 | 第16页 |
2.2.3 学习金字塔理论 | 第16-18页 |
3 现状分析及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构建 | 第18-27页 |
3.1 教学现状和新课标分析 | 第18-19页 |
3.1.1 地理核心素养下的《新课程标准》 | 第18-19页 |
3.1.2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| 第19页 |
3.2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及目标 | 第19-21页 |
3.2.1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 | 第19-20页 |
3.2.2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目标 | 第20-21页 |
3.3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程序 | 第21-22页 |
3.4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策略 | 第22-24页 |
3.5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评价 | 第24-27页 |
3.5.1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| 第24页 |
3.5.2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优势 | 第24-25页 |
3.5.3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挑战 | 第25-27页 |
4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应用 | 第27-33页 |
4.1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实施——以《自然灾害》为例 | 第27-30页 |
4.1.1 课程要求及教材分析 | 第27页 |
4.1.2 导学案的设计 | 第27-28页 |
4.1.3 导学案的形成 | 第28-30页 |
4.2 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标准 | 第30-33页 |
4.2.1 课程实施过程 | 第30-32页 |
4.2.2 评价标准 | 第32-33页 |
5 “十四范式”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测评 | 第33-37页 |
5.1 实验调查 | 第33-36页 |
5.1.1 实验调查的设计 | 第33页 |
5.1.2 成绩分析 | 第33-34页 |
5.1.3 调查问卷分析 | 第34-36页 |
5.2 教学效果测评 | 第36-3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6.1 研究的结论 | 第37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0页 |
附录一 教师访谈问卷 | 第40-41页 |
附录二 初中地理学习现状调查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